唐泽宇 发表于 2014-12-10 23:20

扁平足(Flat foot)的简介、病因、诊断要点、治疗方法、贴扎技术

扁平足(Flat foot)的简介、病因、诊断要点、治疗方法、贴扎技术扁平足簡介:扁平足是足底筋膜炎的一種,因足弓結構塌陷,主要支撐足部橫向及縱向足弓的軟組織被過度拉扯伸張,或因軟組織張力不足,肌肉無力,造成足底發炎疼痛,影響日常行走及跑步功能。
發病原因1、足部骨骼異常:舟狀骨位置、形態異常,副舟骨,蹠骨以及跟骨的異常;2、足部肌肉異常:脛前肌、腓骨肌止點異常,足內、外側肌軟柔,負重時足部肌肉、韌帶受力不平衡;3、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扁平足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一般為多基因遺傳 診斷要點(一)臨床表現扁平足主要表現為足弓的消失,除此之外,絕大多數患者無明顯不適。少數患者在站立或行走後出現足部疲勞很疼痛。根據病因,可以分為3種類型: 柔韌性扁平足:絕大多數扁平足都是柔韌性扁平足,非負重狀態下存在正常足弓,負重後足弓消失。 僵硬性扁平足:非負重狀態下足弓底平。多由舟骨、跟骨、距骨等聯合畸形而引起。 副舟骨所致扁平足:由於副舟骨的存在改變了脛後肌肌腱的止點位置,這種解剖關係的異常導致足弓底平。

   扁平足圖片 (二)輔助檢查足部X線片:正位元片可顯示距跟傾斜,側位元片可顯示距骨蹠屈,負重位的正、側位X 線片及非負重位斜位X 線片可判斷扁平足的嚴重程度。此外,X線片還可顯示足部骨骼如跟骨、距骨、舟狀骨的畸形情況。CT檢查:進一步顯示足部骨骼畸形情況,三維重建可顯示足部各骨之間的三維解剖關係。 (三)鑒別診斷1. 先天性馬蹄足:明顯的足內翻內收畸形,一般很容易鑒別。2. 先天性垂直距骨:此類患兒為距舟關係異常導致的足部畸形,患兒足底部可以觸及1枚明顯凸起的骨頭,為脫位的距骨頭,踝關節活動範圍縮小。X光片在極度蹠屈情況下距舟關節呈脫位狀態。 疾病治療觀察隨訪:絕大多數扁平足患者無明顯不適,加之兒童足弓只有到7-10 歲才完全發育成熟,因此無症狀的扁平足無需治療,無需使用矯形鞋或矯形鞋墊。矯形鞋或矯形鞋墊:對於有疼痛的柔韌性扁平足,可以使用矯形鞋或矯形鞋墊。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矯形鞋和鞋墊能夠有效地改變足弓結構,使用矯形鞋或鞋墊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舒適程度。石膏固定:用於治療僵硬性扁平足,主要目的是制動,減少疼痛,而非矯形。下肢管型石膏固定4-6周,可反復多次使用。手術治療:以解除引起功能障礙的疼痛為目的,但術後患足將喪失足內翻和外翻運動功能。根據扁平足病因的不同可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包括Durham扁平足成形術、內側楔骨蹠屈截骨、三關節融合術、跟骨後部移位截骨術、跟骨前部延長一一撐開模形截骨術、Kidner手術(副舟骨切除+脛後肌腱轉移)、中關節面跗骨聯合切除術、距下關節融合術、距下關節制動術等。禁忌癥:爬山,跳高。參考資料

[*]1.張金哲,潘少川,黃澄如主編.實用小兒外科學: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2.
[*]2.Canale ST, Beaty JH原著,王岩譯.坎貝爾骨科手術學11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12:136-190.
此外,在癥狀發生時或者需長時間站立及行走時的預防,我們也可以用貼紮的方式。貼紮目的:訓練足內小肌肉群并支持足弓。貼紮示範:足內小肌肉群促進貼布擺位——足踝關節背屈,腳趾甚至至最大角度貼布形狀——四爪散形貼布貼法——貼布基部固定於跟骨底部,尾端貼布以自然拉力沿跖趾關節間隙貼上橫向足弓支持貼布 擺位——足踝關節跖屈及內翻使足弓明顯貼布形狀——I形貼布貼法——貼布基部固定於足背外側,其餘貼不易自然拉力往足底沿橫向足弓走向貼上,當貼布繞行至內側足弓最高點時,以最大拉力貼至內上髁上方 我們組貼紮圖片:參考書:軟組織貼扎技術——鄭悅承(主編)

杰仔 发表于 2014-12-20 00:2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赵都首康 发表于 2021-5-9 00:26

谢谢分享

赵中研 发表于 2021-5-17 18:50

谢谢楼主

呜啦啦 发表于 2021-5-18 03:11

点赞

zja 发表于 2021-5-18 08:49

谢谢楼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扁平足(Flat foot)的简介、病因、诊断要点、治疗方法、贴扎技术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