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康复评定概述 第一节 康复评定基础
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assessment/evaluation)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订康复计划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价康复治疗的客观依据。
一、康复评定的概念
康复评定是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伤、残、病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评价),并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因此,康复评定又称功能评定(functional
assessment)。所谓功能(function)是指为达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可以调控的活动能力,这种能力是维持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或劳动)以及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最基本能力。在这种意义上,康复评定至少应包括躯体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4个方面。
二、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区别 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对功能评定来说,临床检查提供的信息多偏重于疾病。例如:对一位行走困难的病人,临床检查重在了解行走困难的原因是由于神经系统疾患引起还是骨关节疾患引起,继而了解肢体是否等长,肌肉有无萎缩,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有无改变。而康复评定除了要了解上述内容外,还可以通过步态分析进一步得到步态周期中的有关参数,如行走困难(步态异常)发生于步态的哪一相(支撑相,摆动相),在每一相中,躯体重心的变化,肢体各关节的活动及肌肉力量有无异常。再如,临床检查言语障碍(失语症)的病人注重了解是属于感觉性失语还是运动性失语,或者二者兼有之(混合性),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而康复评定中的言语评定,不仅可以得到失语症的一般资料,还可以将失语的类型进一步细分为表达性失语,接收性失语,命名性失语,言语错乱以及有无书写、阅读及复述能力的改变,因此,康复评定比临床检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三、康复评定的目的1.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 通过评定,寻找可能存在的引起功能障碍的器官组织缺陷。
2.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 明确功能障碍是属于哪一个或几个方面(躯体、言语、心理、社会功能)受到限制,以便选择针对性评定方法及其量表。
3.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 明确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影响,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分清功能障碍是属于组织器官水平缺陷(impairment),或个体自身功能受到影响(disability),还是个体与外界交往,发挥社会作用受到限制(handicap)。
4.了解评定对象的康复欲望及需求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和治疗计划.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康复欲望和要求也不同。
5.评定治疗效果 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过程应是以评定开始,又以评定结束。通过评定,找出病人存在的问题(功能障碍),分清主次,并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要再次评定,以了解治疗效果(有效或无效),并根据再次评定结果,制定或修改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继续治疗,然后再评定,再治疗,......。直至达到既定的康复目标或需要停止治疗。
6.预测结局
判断预后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预测结局或称为预后评定,是依据所收集到的资料以及初期和中期评定的结果,对病人将来的功能结局作出比较客观、合理的预测,以便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避免病人及其家属对康复期望过低或过高。
四、康复评定时间
根据康复对象是住院治疗还是门诊治疗,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评定,间隔一定的时间再次评定。
1.初次评定
何时开始评定?不论是住院病人还是门诊病人,当其介入康复,准备制订康复计划或开始康复治疗前,应进行初次评定或称为初期评定。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存在问题和功能状态及其障碍程度,了解康复潜能及可能影响因素,并作为制定康复计划及短期、长期目标的依据。
2.再次评定 间隔多长时间再次评定(或称为中期评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根据病人功能障碍的性质,病程及功能改善进度来决定。再次评定的目的是了解功能有无改善及其程度,判定治疗效果,并决定是否要对原有的目的和/或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对恢复速度比较快,早期或住院病人,可每1-2周评定1次,对恢复速度比较慢,病程比较长或门诊病人,可3-4周评定1次。
3.最后评定 在康复治疗结束前或住院病人出院前进行最后评定(或称为终期评定)。其目的是了解康复效果,有无达到预期的目标,并提出今后是否继续康复治疗,预防复发或继发性残疾的意见,对住院病人还应制定出院计划,如果需要继续治疗,应提出建议转诊到门诊、专门机构或社区康复站进一步治疗。
第二节 常用评定量表
一、评定指标种类评定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指标,如症状或体征的有或无,治疗后有无改善,疗效的好与差等;另一类是定量指标,如血压,身高,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等。定性指标由于缺乏一些客观数量化的测量方法,精确性比较差,结果不容易比较和分析,在康复医学中应用较少,而大量应用的是定量评定。
二、评定量表种类
1.按照评定方式 可以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两类。
(1)自评量表:也叫客观量表,是由受评者(被评定对象)自己对照量表的项目及其要求,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此类量表在心理学及社会学中应用较多,包括各类问卷和调查表,例如: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生活满意度指数(life satisfaction index, LSI)。
(2)他评量表:由量表填表人为评定者(一般为专业人员担任),评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测量结果填表,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徒手肌力检查;也可以询问知情者的意见,如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功能独立性测量(FIM)等等。由于他评量表是评定者对受试者所进行的主观评价,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他评量表又称为主观量表。
2.按照量表的编排方式 可以分为数字评定量表和描述性评定量表两类。
(1)数学评定量表:是提供一个定义好的数字序列,由评定者给受试者的行为确定一个数值(等级)。例如,症状自评量表,功能独立性测量,巴塞尔指数等。
(2)描述性评定量表:是对所要评定的行为提供一组有顺序性的文字描述,由评定者选出一个适合受评者的描述;也可将描述性量表与数字量表结合起来,即给描述性量表的每个描述规定一个数字等级.例如,哥拉斯克昏迷量表(GlascowComa Scale,GCS),哥拉斯克预后量表(GlascowOutcome Scale,GOS)。
3.按照量表的内容
可以分为运动功能量表、言语功能量表、心理精神量表以及社会功能量表4类。(1)运动功能量表:如Fugl-Myer运动量表,Rivermead运动指数,运动评定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MAS),等等。
(2)言语功能量表:如Boston诊断性失语检查,西方失语成套测验,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等等。
(3)心理精神量表:如抑郁评定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I),焦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等等.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如Barthel指数,Katz指数,Kenny指数,功能独立性测量(FIM),等等。
(4)社会功能量表:如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isfaction rating scale,LSR),总体情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如SF-36),等等。
第三节 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
一、量表的实用性1.功效(resolution) 是指所使用的量表能否全面,清晰地反映所要评定的内容特征,真实性如何,这与量表本身内容结构有关。有的量表可以评定多个方面的特征,而另一些量表则只限于评定一至两种特征。前者量表覆盖面大,但有时难以深入,且看来评定者差异上后者要小于前者。有的量表实用于所要年龄和各类人群,而另一些量表可能只限于某一年龄阶段或某一特殊人群,如某一种疾病患者.质量好的量表应该项目描述清晰,等级划分合理,定义明确,以反映出行为的细微变化。出现的频度或严重程度分级最好采用3至7级划分.量表应尽可能简短,又不损失必要的细节。
2.敏感性(sensitivity) 是指选择的量表应该对所评定的内容敏感,即能测出受评者的某些特征,行为或程度上的有意义变化。量表的敏感性即与量表的项目数量和结构表达形式如因子有关,又受量表的标准化程度和信度高低影响。此外,评定者的经验和使用量表的动机也影响量表的敏感性。
3.简便性(simplicity) 是指所选择的量表简明,省时和方便实施。作为量表使用者,大都希望自己采用的量表简短而又功能齐全,省时而又无需经过特殊训练,结果又可靠;不用特别标准评定方法而标准化程度又符合要求。实际上,量表简短,省时就难全面;使用者不加训练和采用非标准化方法就会降低量表的信度,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使用者应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量表,比如用简短量表进行筛选,然后再使用项目多,功能较齐全的量表进行特征分类研究。几个量表同时配合使用,能弥补单一量表这方面的缺陷。
4.可分析性(analysis) 使用量表的目的就是要对评定对象的特征,行为或现象作质与量的评定,这就需要比较。一般而言,量表应有其比较标准,或是常模,或是描述性标准。量表中单项分和因子分及总分都是常用的分析指标。
二、量表的检验
(一)信度和效度
1.信度(reliability) 信度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用信度系数(coefficient)来表示。一般说,系数越大,一致性越高,测得的分数可靠,反之则相反。不同种类的评定量表其信度要求有时不同,一般客观的自评量表要求较高,而主观的评定量表一般都不太高。信度的高低也与所采用的信度检验方法有关。信度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说明量表功能的稳定性,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不同评定者的结构稳定性,等等。其检验方法如下。
(1)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是指同一组受评者在两次不同时间在同一套量表评定,对两次结果作相关性检验,以估计量表结果的稳定性。
(2)评定者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是指数名不同评定者采用同一套量表对相同受评者进行评定,对所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估计评定量表评分的客观性。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定者之间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才能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2.效度(validity) 所谓效度即有效性,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测量了什么特性,一个是测量到何种程度。例如,一个抑郁评定量表,若评定结果所表明的确实是受评者的抑郁特性,而且比较准确的表现了抑郁的严重程度,那么,这种量表的效度就好,反之则不好。评定量表的效度检验方法与心理测验一样,分为下列3类。
(1)内容效度(content-related validation):是指量表项目反映所测量内容的程度.例如,评定ADL的量表应能反映受评者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内容效度通常无理想的评定指数,主要通过专家度量表内容的评价和编制量表时严格按照预定的定义,行为取样的范畴进行项目筛选来保证。
(2)标准效度(criterion-related validation):是指一个量表对处于特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检验标准效度一般是将量表评定结构与某一标准信度进行相关检验。例如,抑郁量表与抑郁病人的临床典型症状,诊断性量表与临床诊断进行相关性分析。如果二者相关程度或一致性高,则说明效度理想,反之则相反。
(3)结构效度(construct-related
validation):反映编制量表所依据理论的程度以及是否符合原来预计的理论构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