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脑瘫儿的超早期筛查技术
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神经运动评估方法,能敏感地提示特地的神经损伤,可作为一种诊断工具,用于年幼的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全身运动是指整个身体参与的运动,臂、腿、颈和躯干以变化运动顺序的方式参与,在运动强度、力量和速度方面具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运动的开始和结束都具有渐进性。全身运动是最常出现和最复杂的一种自发运动模式,最早出现于妊娠9周的胎儿,持续至出生后5~6个月,具有年龄特异性。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脑瘫儿的超早期筛查技术
正常全身运动历程 正常全身运动的发育历程包括:足月前全身运动(指胎儿和早产儿阶段),扭动运动(从足月至足月后6~9周龄),不安运动(足月后6~9周龄至5~6月龄)。 早产时期全身运动或扭动运动正常(N) 正常不安运动(NF)
异常全身运动 当神经系统受损时,全身运动的质量发生改变,全身运动失去复杂多变的特性,在足月前全身运动和扭动运动阶段变现为单调性全身运动(PR),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CS),混乱性全身运动(Ch);在不安运动阶段表现为不安运动缺乏(F-),异常性不安运动(AF) 。
1、单调性全身运动 该异常模发生在早产阶段、足月阶段和足月后早期,各连续性运动成分的顺序单调,不同身体部位的运动失去了正常全身运动的复杂性。需继续随访到不安运动阶段,监测是否出现正常不安运动。单调性全身运动可出现多种发育结局,大部分转归正常,预测价值相对较低,提示应积极随访、早期干预。 单调性全身运动(PR)
2、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 该异常模式自早产阶段即可出现,动作僵硬,失去正常的流畅性,所有肢体和躯干肌肉几乎同时收缩和放松。如果该模式在数周内表现一致,对于发展为痉挛型脑瘫的预后具有高预测价值。 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CS)
3、混乱性全身运动 该异常模式相当少见,常在数周后发展为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 4、不安运动缺乏 如果足月后9~20周龄一直未观察到不安运动,称之为不安运动缺乏。不安运动缺乏对于后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是脑瘫(痉挛型和运动障碍型)具有高预测价值。
不安运动缺乏(F-)
5、异常不安运动 该异常模式少见,并且预测价值低。
全身运动的记录和评估方法
通过重播录像观察婴儿的自发运动与直接观察法相比,大大提高了该项技术评估的可靠性。拍摄婴儿仰卧位自然状态的全身运动视频,用于全身运动质量评估。通过拍摄不同阶段的全身运动录像,可获得全身运动的个体发育轨迹。 理想的个体发育轨迹包括:足月前的早产阶段记录2~3次;足月期或足月后早期记录1次或各1次;足月后9~15周龄至少记录1次,如果发现不安运动缺乏,应该再次记录。个体发育轨迹反映出个体的正常或异常全身运动是否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基于个体发育轨迹可以对个体的神经学发育结局做出预测。 对全身运动的录像进行评估时,采用整体视觉Gestalt知觉对宝宝的全身运动进行整体观察。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脑瘫儿的超早期筛查技术
1、全身运动评估的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5~6月龄以内的高危儿(早产宝宝按纠正月龄) 2、全身运动评估的意义 全身运动评估技术的突破之处在于它能够在非常年幼时预测后期是否发展为脑瘫,能够早期预测出后期将发展成脑瘫的发育结局,其最大益处在于远在脑瘫病理特征明显表现出来之前,即可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防出现挛缩等继发性损害,同时对父母的心理支持以及儿童最大功能的开发都非常重要。此外,全身运动有助于早期鉴别出那些虽然有高危出生等病史,但是神经发育结局预测为结局的儿童,以缓解家长的焦虑状态。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脑瘫儿的超早期筛查技术
文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