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1年1月25日下午,在朱老师的带领下,脊近完美公司全体治疗师参加了《肌筋膜疗法》第一期的内训。全员热情高涨,互动频繁、积极踊跃地抢答和总结,每位治疗师都收获良多,满载而归。
筋膜(fascia),是国内近几年极其热门的话题,关于筋膜的研究与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外的各种筋膜类书籍也通过翻译涌现在国内的各大书店,出现在各位康复治疗师、医师的案头上。但是……
从定义上 作为一个术语,“筋膜”一词在用法上很模糊、很宽松。在某种意义上,筋膜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对筋膜的任何描述都有些随意。很多书籍虽然被列为筋膜类书籍,但是并没有“筋膜”一词的明确概念。
从分类上 “筋膜”一词尚且缺乏明确的名词解释,那么其衍生词,例如浅筋膜、深筋膜、皮下筋膜、固有筋膜、内脏筋膜、肌筋膜、肌筋膜激痛点、颅骶筋膜、液态筋膜等等,就更加让人迷惑了。
从相关的术语上 再加上,很多书籍都喜欢从胚胎发育、生物进化等角度开始说起,那么与胚胎发育、生物进化等相关的术语就会更加加重学习中的困扰,如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等等,很多人都弄不清楚这些术语与筋膜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以上几点,使得对筋膜的学习变得相当困难,要么就是书看不下去,要么就是看完后依然一头雾水。
本次课程名为《肌筋膜疗法》,以青苗读书会的名义,解读美国作家Marian Wolfe Dixon的《肌筋膜按摩疗法》(Myofascial Massage)一书,但是真正取自《肌筋膜按摩疗法》书中的内容已经相当少了。其理论部分更多是参考国内作者原林教授的《筋膜学》。治疗部分的内容参考了《肌筋膜按摩疗法》,更多是结合中医传统推拿按摩中的技巧,实现了筋膜由浅到深、由整体到局部的全面治疗。所以,这门课程是融合国内外多种理论、结合传统与现代治疗技巧的一门综合性筋膜课程。
除了《肌筋膜按摩疗法》与《筋膜学》两本书外,我们又结合了《整骨技术图谱》、《Dutton's Orthopaedic》、《筋膜手法治疗肌肉骨骼疼痛》等书籍和大学里的教科书,并且对各种关键词进行了中文搜索和英文搜索。现在,针对前面描述的几点困扰进行部分解答: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器官: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在大多数动物和人体中,一些器官进一步有序地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就构成了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有序连接,形成生物体。在标准的医学类书籍中,人体包含四大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大概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结缔组织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固有结缔组织、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和淋巴。固有结缔组织进一步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固有结缔组织可以理解为纤维性的结缔组织;骨组织和软骨组织可以理解为固体状的结缔组织;血液和淋巴可以理解为流体状的结缔组织。
原林教授的《筋膜学》书中提到了2007年的第一届国际国际筋膜研讨会(IFRC),但《筋膜学》一书中并没有提到在本次国际筋膜研讨会对筋膜的定义。
《整骨技术图谱》中描述了第一届国际国际筋膜研讨会(IFRC)对筋膜的定义:
(备注:IFRC将筋膜定义为纤维性结缔组织,即不包含骨、软骨和血液淋巴)
《Dutton's Orthopaedic》一书认为: 筋膜是疏松结缔组织,不包含韧带和肌腱等 韧带和肌腱是致密结缔组织
Marian Wolfe Dixon的《肌筋膜按摩疗法》一书认为: (备注:没有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与国内的结缔组织分类不同)
原林教授的《筋膜学》认为: 狭义的筋膜包括浅筋膜和深筋膜 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属于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脂肪组织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属于致密结缔组织,含脂肪组织较少 广义的筋膜可以理解为组织学意义上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和特殊结缔组织两大类,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而特殊结缔组织包括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和淋巴。
(即,筋膜=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特殊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特殊结缔组织=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和淋巴)
小结: 以上几本书对比,很明显能发现,每个人对筋膜的分类都是不同的,从狭义到广义,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以原林教授的观点,筋膜=结缔组织,那么可以说,现在所有的治疗技术,如肌肉能量技术、关节松动术、美式整脊、内脏松弛术、颅骶椎疗法、淋巴技术等等全部都可以叫做“筋膜技术”了。但是很显然,我们并不认为很多技术是“筋膜技术”。我们真正接触到的筋膜技术,其实是狭义上的筋膜技术。
如果原林教授的观点再结合“肌筋膜”的广义概念:肌筋膜=肌肉+筋膜,那么,肌筋膜就是横跨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两大组织,占据人体四大组织的半壁江山,这样的说法显然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肌筋膜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要么是专用于狭义的包裹肌肉的筋膜 要么就是指肌纤维+狭义的包裹肌肉的筋膜
理论上,我们可以扩大筋膜的概念,因为这样的理论可以解释筋膜在功能上的重要性(人体两系统理论);但在治疗上,我们或许应该将筋膜的概念局限在固有结缔组织这一层面,不能将它的概念扩大,也不能将它的概念缩小。
以上是周智老师根据脊近完美内训和近段时间自学的知识点总结,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学一起讨论。
提高自身境界的八个思考
一,手法的科学依据 常常扪心自问,每天做的这些治疗到底是个什么道理,我和患者的分析解释是否是对患者负责任……但是一旦出效果,往往就会麻痹,不再去思考,而且觉得患者也能接受和认可我们。现在会觉得自己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在追求真知和赋能康复这一块,没有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自己在做的手法和训练真正是出于什么样的科学依据,能够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帮助,再同时分享给患者,让患者有所改善的时候,能够更加了解自己。这样的课程就给了我这样的启发,给了我部分科学依据的同时,让我更加坚定自己去完善自己的理论的决心。
二,跳出“肌肉松解”的局限 我们目前所有的手法都是在跟肌肉打交道,松解某某肌肉,强化某某肌肉。但是其实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处理筋膜这样一种整体的结构了。也不知道其实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当我们知道了手下的手法作用到的结构,我们的手法就有了灵魂,也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钻研更加有用的方法。
三,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正在践行的事 其实我在临床实践中一直在做类似于朱老师分享的这些知识,因为我的手法入门正是推拿,也非常有幸在大学时学习了一些基础的传统手法,并已经开始赋能。但是都没有完全投入去钻研和思考。在实践中一直在尝试让自己的手法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和有效。现在方法论来了,我要继续努力,坚定自己正确的追求。
四,治疗的整体观更加清晰 筋膜是一个整体理论,我们的整体理论也有,但是一直存在于物理力学角度。现在整体筋膜理论又更加完善了。让我们在治疗和学习时更加有信心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和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不同的手法有不同的作用,一切基于解剖学 有了科学的解剖理论知识,我们就知道了不同手法的意义,因为不同的手法可以作用到不同的组织,带给患者不同的帮助。最终可以让我们在制定处方时更加有针对性
六,与客户的沟通不再是各种话术,而是展示和分享人体的奥妙 与客户沟通时往往都局限在我放松这里,我强化这里,这里有问题所以会导致那个问题的产生,或者是用一些官方的话术搪塞过去。患者觉得好像有道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用筋膜整体的理论,去分享和展示人体的奥妙,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能够深入体会自己身体的变化,这样也能拉近我们和患者的距离
七,均匀柔和持久有力渗透 这几个字其实从大学时我一直背诵到现在,也一直用在我的实践和教学中,依稀记得自己在大学推拿社第一次作为社长在讲台上分享这几个原则,非常自豪和惊喜。现在再一次听到,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我更加坚定去让自己的手法符合这样的一个原则,真正将自己的能量传递给患者,内心很踏实
八,中医传统手法的升华 我一直和患者说,中医是非常优秀的医学理论,但是亏就亏在没有一个理论的升华。现在我看到了希望,希望我们传统的宝贝能够以一个崭新的面貌,继续发扬光大,继续造福全人类。
以上是邵怀成老师根据脊近完美内训和多年临床运用经验的感悟。
提升门店技术水平的三个感悟 逻辑理论梳理、手法经验论证、核心技术建立
逻辑理论的梳理:这门课的内容很丰富,也有很多颠覆的地方,原来理解的筋膜仅限于皮肤下、肌肉间、脏器间,功能也仅限于塑形、传递力学。今天发现远不止于这些,正因为不知道肌筋膜原来是整个身体的结缔组织的统称,也不知道筋膜还是整个细胞功能的土壤,所以没有足够重视筋膜对人的影响,也没有引导自己的思维接受很多疼痛与筋膜相关。就像我学了IAOM以后,我更加倾向认为筋膜问题均是继发性问题,比方说椎间盘突出伴随的筋膜紧张或失衡,我不会优先处理筋膜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椎间盘损伤的患者我都会先做一些软组织放松,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经验告诉我要先处理肌筋膜,理论上又坚持肌筋膜只是继发性问题,不是问题的核心,互相矛盾。另外也理解了筋膜的功能和意义,还记得那个比喻,人体的筋膜系统就像稻田里的土壤,支撑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代谢,当我们的其他组织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优先考虑土壤是不是出问题了,是不是需要松松土、或者浇浇水、或者施施肥了,当然这些是农民伯伯做的事情,也有特殊情况需要请技术人员剪剪枝、打打药,那就不是我们物理治疗师能干预的了,就必须请医生出马了。我觉得这个比喻对于治疗师和医生对于肌筋膜疼痛问题的角色差异做了很好的解释。
手法经验论证:工作了四五年,现在基本上也有一套自己完整的治疗体系了,几乎所有的疼痛客户我都会先从手法开始,先用比较轻的手法,然后逐渐加重,听了这次的培训,内心一直在认可,这不就是我正在做的吗?突然有了一种归属感,一层一层不就是先处理浅筋膜,然后再做深筋膜手法吗?从疗效的角度思考,我应该不会再内心否认按摩的好处了,我们不应该带有偏见,而应该尊重科学。
核心技术建立:两句话戳中痛点,无论是传统康复还是现代康复,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带有各自的偏见,要么注重形式不注重疗效,要么注重实操不注重理论,就导致各有利弊的格局。一直在想:我们脊近完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从最开始的精细解剖到后面的中西医结合,再到所谓的核心技术迭代能力,再到今天的以功能解剖为本,以中西整合为用,无疑这是目前脊近完美核心竞争力最完美的诠释了。我们团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和循证医学功底,也要有让老百姓受用的治疗手段。在中国,绝大多数康复机构在百分之百引进西方严谨的康复理论体系的时候却忽略了实效康复带给老百姓的体验感,甚至像我们这种来自于高等院校康复专业的学生毕业这么多年也没有对自己的双手产生过足够的敬意和崇拜之情,这绝对不是好的现象。做康复虽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但仍然不能甩掉手艺活儿的标签,相信我们团队在最前沿的康复理论体系的加持下,苦练手法,苦练基本功,将绝大多数治疗师所不擅长的手法打造成我们的技术壁垒,我们一定能成为康复届领衔品牌。
以上是杨帆老师根据脊近完美内训和技术监管运营的总结。
写在最后 传统中医的推拿按摩大家肯定都知道,而西方医学中也存在按摩术(massage),从整体来说,两者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中医推拿按摩以整体观念、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为基础,西方按摩则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和生物力学为基础;两者的治疗手法相近,命名和效果却不同;中医手法更具多样性,技巧性也较西方按摩强得多。简单来说,中医推拿按摩更像是经验疗效的总结,而西方按摩更讲究与理论的结合;疗效上,更推崇中医推拿按摩,理论上,更推崇西方的现代医学理论。
原林教授在《筋膜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应考虑传统中医理论如何与现代生物医学接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建立一个中西医共同的研究平台,而这一个平台的基础是建立双方都能接受的基础理论……”。
显然,这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理论基础就是筋膜。中医的针灸疗法已经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和西方的干针技术,为人们所熟知。而在推拿按摩上,似乎并没有接轨,或者说,中医在筋膜治疗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并没有被很多人知道。另外本门课还是朱老师多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将中西方按摩中技术进行归纳,将操作方法相同但名称不同的按摩技术整理在一起。所以,这门课还是很有价值的,结合中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并进行整理融合。
“筋膜有趣,血肉有情”,学习这门课,相信您一定会收获很多,也为将来对筋膜的进一步学习坚定信心、明确方向。
END
朱老师今晚开播!
2021直播首秀:《肌筋膜疗法》 线上新课同步上线,直播间立享优惠 就等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