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NF治疗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 Proprioceptive Neuro- muscularFacilitation,PNF )
PNF技术
利用牵张、关节挤压和牵引及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应用螺旋形和对角线运动
模式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以增强
相关肌肉的收缩能力的技术。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
肌痉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
PNF技术特点
简史
lPNF技术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Kabat kaiser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
l物理治疗师Margaret knott和Dorothyvoss在临床中进一步发展了此技术,并把PNF技术的应用范围从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与骨科疾病,扩展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
lKabat与knott合作,首先创立了PNF的概念:原则和技术。此概念强调最大抗阻和牵张反射。
l1956年, Margaret knott和Dorothy voss共同出版了第一部关于PNF的专著《PNF的模式与技术》(亦有译为《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疗法》),并成为PT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促进了PNF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简史
lSherrington1947年对脊髓反射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神经生理学理论基础:
– 连续性诱导
– 扩散
– 后续效应:
– 总和:包括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 交互神经支配
– 创立了节律性启动、慢反转等技术
PNF理论基础
– 连续性诱导:在主缩肌强烈的兴奋之后可以引起拮抗肌的兴奋, 使之产生收缩。PNF技术中的逆转技术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PNF理论基础
– 后续效应:刺激的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继续存在。如果增加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后续效应也增加。
在维持静力性收缩之后肌肉力量的增加就是后续效应的结果。
PNF理论基础
– 总和:包括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 时间总和:在短时间内的一连串的阈下刺激的总和可以引起兴奋。
– 空间总和:同时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给予的阈下刺激,这些刺激可以相互加强,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
–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可以获得较大的躯体活动。
PNF理论基础
– 扩散:当刺激的强度和数量增加时,人体产生反应的强度和传播速度也随之增加。
这种反应可以是兴奋性的也可以是抑制性的。
– 交互神经支配:主动肌兴奋时,拮钪肌的活动会受到抑制。
PNF技术中的放松技术正是利用了此原理。
Sherrington 的神经生理学理论基础
– 外周本体感觉等输入信号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凡是引起运动神经元发放冲动的感觉刺激,使与该运动神经元相邻的运动神经元处于阈下兴奋状态—易化作用;使已经处于兴奋状态中的运动神经元停止释放冲动重新回到阈下兴奋状态的刺激—抑制作用。
– 总体运动模式,正常的功能性运动是由肢体的整体运动模式和躯干的协同肌作用所组成,大脑的运动中枢只能产生和组织这些运动模式,而不能将某一块肌肉从运动模式中分开,协同肌的有机组合构成PNF训练的运动模式,其与ADL活动具有相似的运动成分,利于强化本体感觉信息的传入,可以增强对运动神经元的刺激,提高其兴奋性。
PNF理论基础
PNF的解剖学基础:
– 螺旋或对角线运动是正常动作发育的最后阶段,这是因为所有的对角线模式中总有旋转的成分,而旋转是肢体发挥正常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例如,洗脸,梳头,吃饭,行走。
– 对角线运动都越过中线,也利于身体双侧运动的发展。
特 点
以多肌群参与的,多关节、多轴位运动为主的对角螺旋型组合性运动模式为其显著特征。
正常的运动模式的发育顺序为:先是双侧对称性的功能,然后是双侧非对称性
功能、双侧交叉性功能最后是单侧运动模式的发育。
对角线模式同正常功能运动的螺旋对角线特征相一致,是屈曲或伸展、内收或外展、内旋或外旋三对
相反运动的组合
PNF基础促进技术
– 触觉刺激
– 牵拉
– 言语刺激
– 视觉刺激
– 最佳阻力
– 体位和身体力学
– 牵引和挤压
– 扩散和强化
– 模式
– 顺序
– 特殊技术
– 节律性启动
– 节律性稳定(反转技术)
– 反复收缩
– 保持-放松
– 收缩-放松
– 保持-放松-主动活动(复制)
– 慢反转
– 慢反转-保持
– 慢反转-保持-放松
– 时序
PNF技术的目标
– 总体目标
激发最大反应
促进功能活动
– 具体目标
启发动作
学习动作
用于功能锻炼
减少疼痛
用于放松
增加关节活动度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促进协调功能
PNF技术的治疗原则a
– 充分调动人体运动发育内在潜能;
– 遵循运动功能发育顺序;
– 利用反射调整各种活动(早期和成熟期);
– 人类各种功能性运动都是由屈、伸肌相互作用完成的,先由屈曲性动作逐渐发展到伸展性动作(如由坐爬发展到站立行走);
– 完成每个功能活动都有目标性,而目标的完成常由一些方向相反的动作组成(如进食动作、坐站动作),均由组合运动群来实现目标,组合运动群即是多关节、多轴位的综合活动
PNF技术的治疗原则b
– 正常的运动和姿势都是依靠肌群间的相互平衡与协调收缩完成;
– 运动行为的发育表现为运动和姿势总体模式的规律性程序,包含在综合性活动中,总体活动模式的发展包括:对称—不对称—反转—单侧—对侧—斜线反转;
– 正常运动具有规律性的程序(如由坐到站),但各步之间可以相互交叉重叠;
– 在本体感觉刺激的同时可增加其它感觉的刺激(如视、听、触觉刺激);
– 强调多次、反复的学习和练习,巩固治疗效果;
– 把组合活动模式贯穿在日常生活训练中进行
组合性活动模式
– 头颈、 躯干和四肢都有对角线运动模式。每对模式均由三种运动成分组成,其中屈曲或伸展为其主要成分,并与内旋或外旋和内收或外展组合起来——对角螺旋性运动。
– 所有对角线运动均横跨中线,均含有旋转成分。
– 应用对角线模式进行训练时,可按需要采用双侧对称性模式(双上肢或双下肢作相同运动)、双侧不对称性模式(双侧肢体向同一方向运动)、双侧交替模式(双侧肢体同时作相反方向的运动)和单侧模式(单个肢体运动)。
对角线模式—双侧模式
– 对称性模式:上肢模式、下肢模式
– 不对称性模式:上肢模式、下肢模式
– 交叉模式:上肢交叉模式,下肢交叉模式
– 上下肢结合模式:同向模式,异向模式,对角线交叉模式
PNF模式特征
三个平面上组合运动:
– 矢状面:肢体的屈伸
– 冠状面:肢体的收展
– 水平面:肢体及躯干的旋转
– 是根据肢体近端关节的运动命名,运动成对,严格起止位置,中间关节活动可变
– 上肢D1屈和D1伸
– 下肢D1屈和D1伸等
– 将肢体与躯干运动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运动
– 运动轨迹:四肢由手足形成;头颈模式由鼻、下颌、头顶形成;躯干上部由肩顶画出;躯干下部由髋形成
对角线模式—单侧模式
– 上肢D1屈(右手摸左耳)屈曲-内收-外旋:伸右髋 ----屈左耳
– 上肢D1伸(右手摸右髋)伸展-外展-内旋:屈左耳----伸右髋
– 上肢D2屈(右手摸右耳)屈曲-外展-外旋:伸左髋----屈右耳
– 上肢D2伸(右手摸左髋)伸展-内收-内旋:屈右耳---伸左髋
– 下肢D1屈 (踢毽子)屈曲-内收-外旋
– 下肢D1伸(后伸腿)伸展-外展-内旋
– 下肢D2屈(踢毽子外拐)屈曲-外展-内旋
– 上肢D2伸(与D2屈相反)伸展-内收-外旋
常用手法分类
– 增强肌力:反复收缩\慢反转\慢反转-保持\节律性稳定\节律性发动等
– 牵张:收缩-放松\保持-放松\慢反转-保持-放松等.
– 原动肌指向:节律性发动\反复收缩等
– 拮抗肌反转:慢反转\慢反转-保持\
节律性稳定等
– 松弛性手法:慢反转-保持-放松\收缩-放松等
– 慢反转-保持-放松
常用手法分类
主动肌指向手法:
– 节律性发动
– 反复收缩
拮抗肌反转手法:
– 慢反转
– 慢反转-保持
– 节律性稳定
松弛性手法:
– 慢反转-保持-放松
– 收缩-放松
治疗对象方面的注意事项
– 急性期骨科、外科疾患、骨质疏松、皮肤感觉减退、本体感缺乏、关节不稳定等情况下不宜应用
– 脑血管意外后偏瘫、颅脑损伤后、小儿脑瘫、多发性硬化等中枢性神经疾患患者,若抗阻运动诱发痉挛或联合反应时,不能应用;但随意运动恢复后,抗阻运动不引起任何痉挛和联合反应时则可应用
治疗对象方面的注意事项
– 早期可应用节律性发动手法的中枢神经疾患仅为帕金森病
– 疼痛作为一种抑制因素,必须考虑其对触觉敏感性、关节活动范围、软组织的柔韧性、承重耐受性的影响
技术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 在对患者进行评定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目的、患者的整体肌力状况和肌力强弱状况等因素
– 由于PNF治疗是一动态技术,故需要经常地、定时地对治疗效果再评定,并以此为依据对感觉输入、治疗目标、任务不断调整
– 根据患者运动功能水平选择合适的体位,以利于更好地发展肌力和稳定性
技术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 婴幼儿、意识障碍、听力障碍的患者,由于无法理解言语提示,效果会受到影响,一般不将此类患者作为主要治疗对象
技术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 根据患者身体体质和治疗的反应决定阻力的大小、运动范围、运动速率、重复次数、训练组数和训练的频度
– 加强患者康复教育。
注意事项
选取动作最容易完成的体位,用手加压和诱导动作,口令要简短正确
和有节律性,正确选用牵伸和挤压刺激,强化要有规律,加阻要适当,每
一组合要多反复训练,易于形成动力定型(条件反射建立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