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基础知识
格式:ppt 文件大小:0.83mb
下载地址:(回复可见)
PPT大纲:
突发应急事件(社会公共) 政府: 处理预案 个人:应急措施 突发应急事件(医院) 主管部门: 应急预案 可操作的指南 个人: ① 发生了什么?
② 我该做什么?为什么?
③ 怎样去做?
④ 做得怎样?
①认识心脏骤停
一、心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有效搏动突然停止,心脏排血为零。 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心电图:心搏静止、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 二、抢救成功的两个因素: 1、“天意”:患者的原发病; 2、“人意”:a、时间(时间就是生命,4分钟内); b、抢救方法的正确性(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②我们的作为-CPR
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③怎样做才正确--规范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历 史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历史: 美国: 1966:“全美复苏会议”,规范心肺复苏术; 1974:AHA,制订《CPR指南》; 1980、1986、1992三次修订完善。 国际: 2000:第一部《国际CPR及ECC指南》正式发表; 2005:修订《国际CPR及ECC指南》; 2010:再修订…… 国内: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有电力部门制订过心肺复苏规范, 1986、1992卫生系统根据AHA统一规范了心肺复苏术; 2000…… 早期心肺脑复苏流程 心肺脑复苏的步骤可分三个大方面,共九个步骤,分别用A~I九个英文字母表示: 一、基本生命支持、一级复苏或现场复苏(BLS): A.判断意识和畅通气道 B.恢复呼吸 C.建立循环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二级复苏(ALS): d.药物 E.心电图监测 F.心室颤动治疗 G.病情评估 三、长程生命支持、后期复苏(PLS): H.精神活动的恢复 I.加强监护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第一版) 一、强调: “生存链”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唯一途径: 及早呼救并到达 及早徒手CPR 及早电击除颤 及早高级生命支持
二、规范流程 三个阶段(三个A、B、C、D) 最初紧急处置——第一个ABCD
基本生命支持、BLS A Assessment + Airway 判断+徒手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口对口人工呼吸 C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 D Defibrillation 体外电击除颤(AED) 第二阶段处置——第二个ABCD
高级生命支持、ALS A Airway 建立人工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正压通气:呼吸机?复苏囊? C Circulation 持续人工循环 D Druggery + Debasing tem -perature, 给予复苏药物+头部降温与全身亚低温 第三阶段处置——第三个ABCD
后续生命支持、PLS 2000第一版国际指南
与 1992的主要区别点 2005修订的主要内容 1 、对成人实施单人或双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为30:2 进行; 对儿童或婴儿实施单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为 30:2,双人 15:2 2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以 30:2 比率进行五个周期的循环, 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人工吹气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3 、成人按压深度为 4~5 cm, 儿童按压深度 2~3cm , 婴儿按压深度为 1~2cm 2005与2000的主要区别 2010年指南新变化 变化一、将“A-B-C”改变为“C-A-B” 变化一、将“A-B-C”改变为“C-A-B” 变化二、“生命链”延长至5环节 三、几个数字的变化 变化四、基本生命支持(BLS)的主要改变 变化五、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六、复苏后仍要积极的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