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据《临床心理学评论》(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于2010年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从1938年至2007年,罹患抑郁症、妄想症和精神病的美国大学生人数增加了。进行这项分析的圣地牙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员指出,美国文化越来越看重物质和身份地位,强调享乐主义幸福感,减少了对集体和生命意义的关注,这也许就是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自1995年以来,莱福博士和她的威斯康辛研究团队一直在对大约7000名个体进行研究,调查那些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幸福的因素,这项名为MIDUS的研究由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赞助。这个团队最近发布了对一组参与调查人士的研究结果:通过生物学检测,他们发现自我实现的幸福感可以减轻与疾病有关的风险因素,例如较低的受教育程度。
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主任大卫•班纳特(David Bennett)和他的同事向人们证明了自我实现幸福感有助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症。他们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文献》(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的分析报告显示,在七年的时间内,那些生存目的感较弱的研究物件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是生存目的感较强的研究物件的两倍。这项研究涉及950名个体,研究开始时,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80岁。
有证据表明,自我实现幸福感很强的人们处理情感资讯的方式与自我实现幸福感较弱的人不同。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综合神经科学及神经动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卡瑞亚姆•凡•瑞卡姆(Cariem van Reekum)称,脑成像研究显示,与自我实现幸福感较弱的人相比,自我实现幸福感很强的人往往更多地使用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对包括目标设定、语言和记忆在内的高阶思维非常重要。
这两种类型的幸福感并不一定是水火不容,而是会有重叠。力争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或把工作干好肯定会带来幸福感。但是,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心理学、精神病学及教育学教授理查•莱恩(Richard Ryan)称,以追求外在回报(如金钱和地位)为主要目的的人常常不那么幸福。
莱恩博士和他一位同事去年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只是迫于压力而去从事一些可能增强自我实现幸福感的活动,例如帮助他人,那么这似乎不会带来心理上的好处。他说,如果某人对自己说:“从长期来看这件事将给我带来一些回报”,那么最终结果可能会令其失望。
心理学家称,努力使自己感到幸福这本身并没有错。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退休教授爱德•迭安纳(Ed Diener)称,幸福的人往往更讨人喜欢并且精力充沛,这可能促使他们从事有意义的活动。而对一些长期以来总是生气或抑郁的人来说,设定目标将説明他们变得更幸福。迭安纳教授目前在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Gallup, Inc.)担任有关幸福和正面心理学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