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定义: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机能,又称诱导疗法。 方法:反射性腹爬 R-K及其变法 反射性翻身 R-U 及其变法 R-K 出发姿势: 俯卧位,头颈在躯干延长线上回旋30-45度,颈部稍屈曲,后头侧额部着床,颈肌伸展,左右肩胛及骨盆保持水平位 颜面侧,肩关节外展、外旋110-130度上举,肘关节40度屈曲,前臂中间位,手半握拳;下肢髋关节30度外展、外旋,膝关节轻度屈曲 后头侧,肩关节内收、内旋,上肢位于躯干一侧,肘关节伸展,手自然姿势 主诱发带: 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同侧肩胛骨方向刺激 后头侧上肢前臂桡骨远位段,腕横纹上二指处:与上肢外展、向前移动相对抗刺激 颜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向髋关节方向刺激 头后侧下肢跟骨:垂直向下刺激 辅助诱发带: 颜面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或下角:向同侧肘关节方向刺激 颜面侧髂前上棘:向上刺激 后头侧肩峰:向上刺激 后头侧臀中肌:向对侧膝关节 后头侧下颌:与头部活动相对抗的方向 产生的动作 颜面侧上肢向后回旋,后头侧上肢向前回旋,颜面侧下肢屈曲,后头侧下肢伸展,头向对侧回旋 R-U 出发姿势 仰卧位,头正中或向一侧回旋30°,颈伸展,头轻度前曲,上肢自由位或ATNR姿势,两下肢半屈半伸 主诱发带:胸部带 辅助诱发带:对侧肩峰,后头侧下颌骨,后头部,对侧肩胛骨下角 用力方向 主诱发带先向下,后向背,向头,再向对侧肩峰及腋下 辅助诱发带与主诱发带相反的方向 产生的运动 腹肌收缩,下肢对称屈曲,臀部抬高,然后头、颈、躯干及颜面侧上肢向对侧回旋
Vojta法:诱导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