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 婴幼儿脑瘫的特点 。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建立 。基本运动功能处于学习建立的初期 。很少或从未体验过正常运动发育 。异常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运动模式 1、 婴幼儿脑瘫姿势运 (1) 未成熟性 (2) 为均衡性 . 运动与精神发育 .粗大与精细运动发育 .各种功能发育 .对外界刺激异常反应 .体位与部位(上肢与下肢、仰卧位与俯卧位、左侧与右侧等) .肌张力不均衡 (3)异常性 .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 .非对称性 .固定的运动模式 .抗重力运动困难 .分离运动困难 .原始反射残存 .感觉运动发育落后,运动失调 .联合反应和代偿性运动 .未遵循姿势运动发育的六大规律 (4)多样性 .锥体系洗损伤 .锥体外系损伤呈不自主运动、肌阵挛或强直 .小脑损伤呈平衡障碍、共济失调、震颤等 (5)顺应性 .不断体会感受异常的姿势运动模式 .形成异常感觉神经通路和神经反馈 .向异常方向发展、强化固定、加重 2、婴幼儿脑瘫处于脑发育快速期 特点分析: —脑的机构与功能的可塑性最强 —各类功能建立与发育存在“关键龄” —相当数量处于正常或异常发育的“岔路口 *60%~70%先天性脑损伤,髓鞘化异常与脑白质损伤为主要特点(发生在髓鞘发育的关键时期) “关键龄”期进行早期干预可产生最佳效果,甚至可以实现功能的正常化。 3、康复治疗策略: —尽早干预 —感受正常的姿势运动发育(模式) —建立和发展基本的运动功能 —全面发育(生理、心理、社会 二、 目前临床康复治疗特点 1、抑制异常发育 ?以抑制手技为主 (1)多采用被动运动训练为主的治疗技术: 。关键点控制(Bobath技术的主要手法) 。局部牵伸、关节压缩、被动屈伸、局部刺激(体表、本体感受器)等 。神经易化技术(Vojta Rood等) (2)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 矫正异常姿势、降低肌张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等。 *被动运动训练与主动运动训练的主要区别(图) 三、 康复训练的目标及主动运动训练 1、 目标——基本功能(建立与发展) 方法——促通手技为主、抑制手技为辅 (1) 促进全面发育——生理、心理、社会(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感知、认知、语言、智力(包括多感官刺激、ST、OT、母子操、娱乐{家长参与}等丰富多彩的综合疗法。)、社会、运动、行为等。) (2) 基本运动功能的建立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玩等) -按运动发育的规律 -抑制原始反射 -促进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 -促进抗重力伸展 -肌张力和肌力调整等 2、康复训练的重点: (1)头的控制 (2)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 (4)翻身运动 (5)坐位姿势运动发育 (6)立位姿势运动发育 3、康复训练原则: ·以简单手技为原则 ·按患儿自身运动发育最高能力标准为基础 ·能主动及诱导就不被动 ·辅助性手技能减少就不增加 ·在体位变换、移动、运动、身体负重下 (1)头的控制 。是抗重力伸展及保持对称性姿势的关键 。受颈、肩、躯干等各部位肌群肌张力影响 。与ATNR、STNR、TLR等反射相关 。仰卧位、俯卧位、拉起到坐位、坐位、立位头的控制 ..促通头部的抗重力伸展 ..促通头部向侧方的矫正 ..促通头部指向正中位的能力 ..促通头部的回旋 ..促通头躯干矫正反应 ..促通躯干头矫正反应 (2)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 。克服地心引力 。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抗重力伸展发育 。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与ATNR、STNR、TLR、手握持反射、侧弯反射相关 ..促通以体干为轴心的抗重力伸展 ..促通躯干伸展与屈曲的统合 ..促通上肢负荷体重 ..促通肩胛带、头部和体干的运动分离 ..促通骨盆的控制和髋关节伸展 ..促通四爬位(膝手位)平衡反应 ..促通四爬为(膝手位)的移动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 。由屈曲向伸展发育(四期) 。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 。手、口、眼的协调发展 。与ATNR、TLR、拥抱反射、手握持反射、交叉伸展反射相关 ..促通仰卧位对称姿势 ..促通仰卧位躯干伸展与屈曲的统合 ..促通足部与眼睛的协调性,下肢上举,足部感觉认知能力的提高 ..促通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4)翻身运动 ..促通两栖类反应 ..促通体干回旋 ..促通翻身运动 (5)坐位姿势运动发育 。是仰卧和立位的中间体位 。身体在三维空间移动的基础体位(前、后、左、右、回旋等) 。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 。与ATNR、TLR、拥抱反射、侧弯反射、联合反应相关 。立直反应、平衡反应(倾斜反应)的建立 ..促通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 ..促通坐位躯干稳定与回旋 ..促通伸腿坐位的平衡 ..促通侧坐位的发育 ..促通坐位向后方倾斜时,上肢负荷体重 ..促通上肢保护伸展反应 (6)立位姿势运动发育(图) 。由反射到随意运动和连续不断发育的特点 。肌力、肌张力的调节等 ..促通各种体位时足部负荷体重的能力 ..促通足部平衡反应、立位平衡 ..促通膝立位、单膝立位、膝立位至单腿立位、四爬位至单膝立位等 ..促通骨盆的对称性及左右两侧的分离运动 ..练习抓物站起 ..反复练习卧位→四爬位→立位的姿势变换 四、主动运动训练的意义 (图)
2、根据运动时所提供的感觉信息特点促进 。主动运动时的用力感觉 。运动器官各部分发生改变时的感觉 。分辨运动器官活动开始与终结时的方位感觉 。运动器官提升到一定高度时的重力感觉 。身体运动的速度感觉 。身体表面接触物体时的触摸感觉 。身体和运动器官变化时的各种平衡感觉 。来自内脏器官的各种机能感觉 3、效果 (1)提高运动感觉的清晰度 (2)空间、时间知觉的精确性 (3)运动思维过程的敏捷性、灵活性 (4)情绪的稳定性 (5)意志的坚韧性 五、诱导和主动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1、学习新的运动机能必须是主动的,只做被动运动难以学到新的运动模式 2、只有主动运动才说明某一项运动机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了回路 3、主动训练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更大:感受、学习、熟悉、习惯、掌握、应用、指导日常生活。 4、婴幼儿脑瘫主动运动训练必不可少 六、我们的反思 1、是否将运动功能的发育与学习放在了第一位? 2、是否遵循发育、功能及需求规律? 3、是否重视前面发育? 4、是否处理好以下关系? 即时“效果”与长远效果; 局部矫正与整体功能; 被动运动训练与诱导运动和主动运动训练; 强度、数量与生理需求。 5、是否选择和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治疗策略 七、婴幼儿康复训练策略 1、遵循婴幼儿运动发育的规律 (1)抑制原始反射 (2)促进立直反射的建立 (3)促进平衡反应的建立 (4)促进不同体位的运动发育(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立位) 2、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同时,抑制异常运动模式 3、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和运动的能力 4、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 5、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 6、逐渐完成由单个运动向多个运动的协调运动 八、总结 1、诱导和主动运动训练为主辅以被动运动,进行感觉—运动的正确引导 2、以神经发育学技术、感觉运动与感觉整合技术为主 3、始终贯穿身心发育、全面康复原则 4、实施个体化康复治疗策略 5、康复训练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