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宝宝踮脚尖走路?这是有个热议的话题,脑瘫的症状中,脚尖着地就是最常见症状之一。由此可见,为了做好脑瘫疾病的筛查,一旦家长发现小孩有脚尖着地的症状一定要积极的去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踮脚尖,指小儿尖足,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两腿交叉,医学上谓之“剪形步态”,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尖足,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并进行及早治疗,大部分孩子是可以治好。
尖足有生理性尖足和病理性尖足,即正常的和异常的。
病理性尖足:由于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宝宝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需要引起家长足够重视。
生理性尖足:一岁以内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会出现一过性尖足,主要在4个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阶段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随着生长发育尖足会消失,这种即为生理性尖足。生理性尖足需要家长密切随访观察。
1. 尖足长期存在不消退; 2. 尖足伴有运动发育落后; 3. 小于4个月即出现尖足; 4. 尖足程度比较明显; 5. 尖足伴视听反映不灵敏; 6. 尖足伴其他异常姿势。 小儿尖足应该如何治疗?
单纯做康复训练无法治好脚尖着地
虽然通过做康复训练能够缓解孩子的病情,但是单纯的靠做康复训练是无法治好孩子的病。家长可以把做康复训练当做是辅助治疗,而不能够一味的迷信做康复训练。
规范化诊治流程应该是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康复,片面地强调某一方法如何神奇,或者某一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一劳永逸的功效,都是不客观的,不讲科学的,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肉体上的痛苦,而且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小儿脑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依靠一次手术或是一段短期的康复训练就马上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符合手术条件的脑瘫患儿应在最佳时机(2岁半至6岁)之间接受手术治疗,而且术前术后都应坚持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康复的效果。
另外,也要给予患儿全面综合的术前术后康复治疗,包括针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训练和上肢作业疗法;促进语言和智力发育的语言治疗、音乐治疗、年长儿的特殊教育、文体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功能障碍程度,必要的矫形器使用有助于运动功能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