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物理治疗髌骨骨折复位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邓胜勇
(荆门市石化医院康复科,湖北荆门)
右侧髌骨骨折患者1 例,男性,75 岁,入院后行右髌骨切开复位,术后骨折处愈合良好;出院3 个月后自觉右下肢肿胀麻木隐痛,活动受限,平卧休息无好转,遂再次入院。查体:右下肢肿胀,皮肤发红、发亮、明显灼热感,内侧肌肉僵硬,左右下肢于髌骨上15 cm 处周径分别为43 及51 cm ,髌骨下10 cm 处为34 及41 cm。彩超示右下肢股深静脉栓塞。给予溶栓、抗凝并配合持续被动活动等治疗,4 d 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即开始物理治疗。①超短波治疗:频率40. 68 MKZ ,板状电极2 个,21 cm ×14 cm ,患肢股深静脉处前后对置,间隙3 - 5 cm ,微热量15 min。②正弦调制超声2中频电同步治疗:频率800 KHZ ,声强1. 25 W/ cm2 ,选择间脉+ 全波·间调,将10 cm ×15 cm 负电极置于患肢腓肠肌处,声头沿患肢股深静脉走向行移动法,耐受限,15 - 20 min ,每日1 次,10次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嘱患者抬高患肢,逐渐增加轻柔主动运动,症状改善后下床运动。
经过5 次治疗后,患肢肿胀明显减轻,张力降低,疼痛及麻木感消失,内侧肌肉变软,后外侧淤斑消失。查体患肢肿胀完全消失,活动自如,髌上下15 及10 cm 处周径较正常侧肢增粗2 及1. 2 cm。2 个疗程结束后,彩超示右下肢股深静脉不完全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常发生在手术和创伤后,病因主要有静脉损伤、血流淤滞和全身性因素(如血粘度增高、全身性感染、某些恶性肿瘤等) [1 ] 。临床治疗包括一般处理、抗凝、溶栓、祛除血小板聚集等,手术治疗因复发率高和易遗留下肢功能不全而受到限制。本例患者年龄偏大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导致患肢继发深静脉血栓,在给予临床治疗的同时,嘱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同时加强肢体运动,通过肌肉节律收缩产生挤压作用,改善血液循环。超短波的热效应可加强局部组织的代谢,促使炎性渗出物吸收,减轻肿胀;非热效应可消散急性炎症,增加免疫力,提高体内抗体和补体能力,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2 ] ;中频电流可减轻缺血,引起肌肉收缩,消炎镇痛[3 ] 。将超声波与中频电综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