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网

标题: [康复评定] 超详细的肌力评定 [打印本页]

作者: 康护了    时间: 2021-10-23 12:10
标题: [康复评定] 超详细的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概述

定 义

肌力:是指肌肉成肌群产生张力导致静态或动态收缩的能力也可将其视为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

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

1.肌肉横截面积

每条肌纤维横断面积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离体肌肉研究时将每一根垂直横切的肌纤维切线长度相加的总和乘以肌肉的平均厚度即为肌肉的生理横截面。
肌肉的横截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和肌纤维的粗细,因而可反映肌肉的发达程度。
(, 下载次数: 2)

单位生理横截面积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称为绝对肌力,肌肉的横截面积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也越大。一般认为绝对肌力值在各种族人群中相对一致。

2.运动单位募集及其释放速率

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每一运动单位所含的肌纤维均属于同一类型(即或全部为I型纤维,或全部为Ⅱ型纤维)。
运动单位的激活及其释放速率被认为是与肌力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肌肉开始负荷时,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运动单位;随着负荷的增加,则需要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当负荷仍然增大时,运动单位释放速率则较释放的运动单位数量更为重要,此时,释放速率是形成肌力更为重要的机制。

3.收缩速度

是影响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肌肉收缩速度越低,运动单位的募集机会就越大。在等速向心收缩低角速度测试时产生较大力矩值的结果即为此证据。
(, 下载次数: 2)

4.肌肉的初长度

肌力的产生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若具有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

5.肌腱和结缔组织的完整性

肌腱和结缔组织可帮助肌肉将张力转变为外力,这些组织和结构的损害也可不同程度地导致肌力的缺失。

6.肌肉收缩的类型

肌肉生理收缩包括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大形式。不同收缩形式最大肌力有所不同。

7.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调节

产生肌力的神经生理机制包括募集纤维类型的选择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运动单位的同步性、冲动传导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等。因此,肌力的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密不可分。

8.个体状况

肌力的大小与个体状况(如年龄、性别、健康水平、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在20~30岁时个人的肌力水平达到峰值;女性的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2/3,男性肌力通常与男性激素有关。
9.其他力学因素

包括肌纤维走向、牵拉角度、力臂长度等也可造成肌力大小的改变较大的肌肉中,部分肌纤维与肌腱形成一定的角度呈羽状连接,这种羽状连接的肌纤维越多成角则越大,也就容易产生较大的肌力。肌肉收缩产生的实际力矩输出受动节段杠杆效率的影响故力臂长度的改变也可造成肌力大小的改变。

肌肉收缩的生理类型

等张收缩
包括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运动时肌张力基本恒定,但肌肉本身发生缩短和伸长,而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也称之为动力收缩。

等张收缩时,根据其肌肉的缩短和伸长情况,又可分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相互靠近,肌肉缩短,上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即为此类收缩。

离心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被动伸长,下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即为此类收缩。
(, 下载次数: 2)

等长收缩
是肌力与阻力相等时的一种收缩形式,收缩时肌肉长度基本不变,不产生关节活动,也称为力收缩。人体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时常采用这一收缩形式。不同的肌肉收缩形式产生不同的力量其中离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等长收缩,最小的为向心收缩。

评定目的和临床应用

目 的
①判断有无肌力低下情况及其范围和程度。
②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可能原因。
③提供制订康复治疗、训练计划的依据。
④检验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

适 应 证
①肌肉骨骼系统疾患:包括对伤病真接引起的肌肉功能损害、运动减少或制动造的失用性肌力减退骨关节疾费引起的关节源性肌力减退等的评定。同时可对拮抗肌肌力平衡情况肌力对躯干、四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等相关情况进行评定。

②神经系统疾患:包括矿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造成神经源性肌力减退等的评定,如上、下肢代表性肌群的肌力评定可作为全面评价瘫痪严重程度的指标。

③其他系统、器官疾患:握力测试、腹背肌肌力测试和局部肌肉耐力等代表性肌力评定可作为体质强弱的一般性评价指标。

④健身水平:握力测试腹背肌肌力测试和局部肌肉耐力等项目也可作为健身锻炼水平的评价指标。
禁 忌 证
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完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急性扭伤、骨关节肿瘤等。

评 定 原 则 和 分 类
1.原则

(1)规范化:对患者进行肌力评定时,应使测试肌肉或肌群在规范化的姿势下进行规范化的动作或运动,以此为基础观察其完成运动的动作、对抗重力或外在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达到评价肌力的目的。
(2)注重信度和效度在肌力评定时应注意减少误差,提高评定准确性;
(3)易操作性:在临床工作中,应以简便、快捷的肌力评定方法为基础;
(4)安全性:在应用任何肌力评定方法时,均应注意避免患者出现症状加重或产生新的损害等情况。
2.分类


(1)器械分类:分为徒手肌力评定( 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和器械肌力评定,后者又可分为简单仪器(如便携式测力计)评定和大型仪器(如等速测力装置)评定等。
(2)肌肉收缩形式分类:分为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和等速肌力评定。前两者为肌肉生理性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后者为肌肉在人为借助器械时非自然的肌肉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在等速肌力评定时,尚可进行等速向心收缩肌力和等速离心收缩肌力评定。
(3)评定部位分类:分为四肢肌力、躯干肌力评定以及对手部握力、捏力等的评定。
(4)评定目的分类:分为爆发力、局部肌肉耐力等的评定。

参考:康知了




欢迎光临 康复治疗师网 (https://www.kfzl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