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网
标题: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2014 )
[打印本页]
作者:
广西心肺康复
时间:
2020-4-15 23:18
标题: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2014 )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2014 )
人工气道是保证气道通畅的有效手段,在抢救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工气道的建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和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给患者带来危害。建立人工气道,特别是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吞咽受限,口腔分泌物及胃食道反流物受气囊阻隔滞留于气囊上方,会形成气囊上滞留物。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气囊上滞留物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的重要来源[1-3]。因此,管理好气囊是降低VAP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规范我国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进展,制定本共识。其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的Delphi分级标准(表1),将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Delphi分级分为A~E级,其中A级为最高。
一、气囊的作用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机械通气,气囊最基本的作用是保持声门以下的气道封闭,从而保障正压通气的有效完成;当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时,不再需要气囊防止漏气的作用,此时是否需要气囊取决于患者的自主气道保护能力[4]。患者只要存在防止漏气和(或)误吸的需求,气囊就应完全充气。对于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气管导管的存在影响其咳嗽和吞咽,因此气囊需要始终保持充气以防误吸。若患者已接受气管切开并撤机,神志清楚、可自主进食无呛咳等,就可以将气囊完全放气或者更换为无气囊的气管切开套管,好处是患者可部分通过上气道呼吸,气道阻力降低[4-5];将气管切开口堵塞后还可满足患者发声需求。最近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对自主气道保护能力较好且撤机的气管切开患者,将气囊完全放气可明显缩短撤机时间、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率以及促进患者吞咽能力恢复[5]。
推荐意见1:气囊的基本作用是防止漏气和误吸;对于气管切开无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果自主气道保护能力好,可将气囊完全放气或更换为无气囊套管(推荐级别:B级)。
二、气囊充气方法与压力监测
若气囊充气量过大,气囊压过高会影响气道黏膜供血,研究结果显示,当气囊压超过30 cmH2O(1 cmH2O=0.098 kPa)时,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开始减少;当气囊压超过50 cmH2O时,血流完全被阻断[6]。气管黏膜
欢迎光临 康复治疗师网 (https://www.kfzl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