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网
标题:
《中风康复和恢复临床指南》第4章(上)/共6章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春华
时间:
2012-9-17 23:35
标题:
《中风康复和恢复临床指南》第4章(上)/共6章
《中风康复和恢复临床指南》
4卒中后果的处理
这一章介绍卒中的常见后果和潜在的并发症。它涉及改善患者的转归和处理感觉、运动功能和躯体各方面的继发性损害、支ADL、最大限度地提高认知、视空间和感知方面的技能、沟通和吞咽功能,并将情感障碍降至最低。卒中后的良好结局也取决于对补液和营养、直肠和膀胱功能的管理、内科治疗和复发性卒中的预防。本章的结尾也考虑补充疗法和替代疗法,以及缓解和死亡。
4.1感觉运动功能损害改善转归
4.1.1 肌力
无力是卒中后的主要功能损害之一。许多研究已发现能增加卒中后肌力的有效方法,包括:(1)渐进性抗阻训练口;(2)常规治疗结合肌电图生物反馈治疗;(3)电刺激;(4)特殊任务训练。利用这些措施提高肌力也有助于活动能力的恢复。此外,肌力增加后不会加重痉挛状。
推荐
对于肌力减退的患者,应该使用下列1种或多种干预措施:(1)渐进性抗阻训练(Ⅱ级证据);(2)常规治疗结合EMG生物反馈治疗(Ⅱ级证据);(3)电刺激(I级证据,Ⅱ级证据;(4)任务指向性训练(Ⅱ级证据)。
4.1.2感觉
研究发现,触觉和肌肉运动感觉可通过特殊感觉训练和旨在促进转移的感觉相关训练得到改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非特异性皮肤刺激的疗效的证据存在矛盾。感觉功能的改善也有助于活动能力的改善。
推荐
对于存在感觉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提供下列1种或多种用于改善触觉和肌肉运动感觉功能的干预措施:(1)特殊感觉训练(Ⅲ-2级证据,Ⅲ一3级证据;(2)感觉相关性训练(Ⅲ.2级证据);(3)皮肤电刺激与常规治疗相结合(Ⅳ级证据)。
4.1.3痉挛
现在已知,痉挛(如牵张反射亢进)不是活动受限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如果痉挛水平阻碍了活动或为卒中存活者提供护理的能力,则可考虑采取减轻痉挛的干预。研究已经发现了下列干预方法:(1)肉毒毒素A减轻痉挛状态[7螂3l:一项研究表明它可同时导致肌力丧失,但肉毒毒素A不会改善活动能力;(2)肉毒毒素A减轻挛缩,使卒中患者的护理更加容易;(3)肉毒毒素B对痉挛状态没有影响;(4)鞘内注射巴氯酚减轻重度痉挛状态旧。,但据报道有严重损害,如感染哺;(5)震动能够使痉挛状态迅速减轻;(6)据报道,动态夹板、牵拉治疗和EMG生物反馈可以无危害地减轻痉挛状态;(7)电刺激不能减轻痉挛状态,但能够增强肉毒毒素或EMG生物反馈四副的疗效;(8)口服抗痉挛药充其量只有极小的益处,还伴有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不推荐使用。
推荐
对于存在中到重度痉挛状态(即痉挛状态影响了卒中存活者的活动或个人护理)的患者,可提供下列1种或多种干预措施:(1)肉毒毒素A(I级证据);(2)鞘内注射巴氯酚(I级证据[86],Ⅱ级证据);(3)动态夹板(Ⅲ一2级证据);(4)震动(Ⅱ级证据);(5)牵拉治疗(Ⅱ级证据,Ⅲ一2级证据);(6)EMG生物反馈(Ⅲ_2级证据)。对于存在轻到中度痉挛状态(即痉挛状态不影响卒中存活者的活动或个人护理)的患者,不应常规给予减轻痉挛状态的干预(CPP)。
继发性损害的处理
继发性损害的处理包括最初的预防措施。如果预防措施未能奏效,则开始减轻继发性损害的治疗。因此,接下来介绍预防和减轻继发性损害的策略的证据。
4.1.4挛缩
由于存在无力或痉挛等功能障碍,挛缩会导致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特别常见的情况包括肩关节外旋不能、前臂旋后不能、伸腕和伸指不能、踝关节背屈不能和髋关节内旋不能。研究发现:(1)一项预防挛缩的试验表明,将患者的肩关节长时间置于最大程度的舒适外旋位时,能够保持该肌肉组的活动范围,但对其他肩部肌肉没有改善作用旧;在另一项样本量较小的试验中,未发现任何肩部肌群活动范围有所改善。(2)在一项系统评价中,因高质量研究的数量太少而无法对单纯手部夹板固定的作用得出结论。不过,其中仅有的一项高水平试验(从19项试验中选出)发现,与单纯长时间上肢功能位摆放相比,夜间同时使用夹板固定对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没有影响。(3)使用滑轮吊环来保持肩关节活动范围会增加肩部疼痛;(4)前臂肌肉电刺激能增加腕关节活动范围,但这种作用仅短期存在,即治疗期间有一定效果,但治疗结束后效果迅速消退。(5)一项关于创伤性脑损伤或卒中患者石膏固定(应用一个或一系列石膏固定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或肘关节)的系统评价显示,石膏固定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然而,对痉挛状态或活动能力很少或没有改善作用。
推荐
对于可能出现挛缩的患者,处理方法应该包括使肌肉长期处于拉长位以保持关节活动范围(Ⅱ级证据)。滑轮吊环训练不应用于保持肩关节活动范围(Ⅲ一1级证据)。对于已出现挛缩者,可进行以下处理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1)电刺激(Ⅲ一3级证据;
(2)石膏固定(I级证据)。
4.1.5肩关节半脱位
没有证据显示肩关节半脱位出现后可减轻,因此预防极其重要。一旦出现半脱位,就应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加重。研究发现:(1)电刺激可预防因患者无力而不动导致的一些半脱位,但一旦出现即不能减轻;(2)一项系统评价显示,没有足够的证据对支撑装置(如吊带,轮椅附件)防止半脱位的作用得出结论;(3)低质量试验提示,固定支撑(如托盘、手臂槽和三角吊带)能够暂时使已出现半脱位的肩关节症状减轻,但来自伸展吊带(如Bo啪l吊带、Hook Hanless吊带和半吊带)的支撑没有上述作用。
推荐
对于因严重无力而存在肩关节半脱位风险的患者,治疗应该包括以下1项或两项措施以使肩关节半脱位的风险降到最低:(1)电刺激(I级证据;(2)坚固的支撑装置(CPP)。对于已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治疗包括坚固的支撑装置以防止进一步脱位(Ⅲ-2级证
据)。
4.1.6肩痛
肩痛的原因尚不清楚。研究发现:(1)电刺激可提高无痛性肩关节活动范围,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其能够防止或减轻肩痛的严重程度;(2)没有足够的证据对支撑装置(如吊带、轮椅附件)防止肩痛的作用得出结论;(3)贴膏可延缓肩痛的发生但不能减轻疼痛凹;(4)肩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不能显著改善肩痛,而且很高比例的患者报道有不良反应;(5)冷冻治疗和Bobath治疗不能有效减少慢性肩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但能减轻疼痛程度;(6)超声不能有效减轻肩疼。预防挛缩和半脱位应能帮助预防肩痛,但旨在减少肩部创伤的措施,如教育全体医护人员、看护者和卒中存活者,也应有助于预防肩痛。这种教育可包括手动操作和移动时注意保护肩关节以及提供肩关节摆放位置的建议等。因为没有关于有效干预措施的明确证据,所以一旦卒中患者已出现肩痛,就应参照急性肌肉骨骼疼痛的循证指南进行处理。
推荐
对存在肩痛风险的重度无力患者,处理方法应该包括对医护人员、看护者和卒中者进行教育以预防肩部外伤的干预措施(CPP)。
4.1.7肢体肿胀
直立(坐或站)患者的手臂或腿由于无力而悬垂不动,因此有出现手部和脚部肿胀的风险。研究发现:(1)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间歇性充气压迫装置对减轻肿胀无效;(2)模拟肌肉泵动作的电刺激对减轻肿胀比单纯抬高患肢更为有效;(3)加压服有助于减轻肿胀;(4)在抬高患肢的同时给予持续性被动运动比单纯抬高肢体能更有效地减轻肿胀。
推荐
对于不能动的患者,处理可包括以下干预措施以防止手部和足部肿胀:(1)电刺激(Ⅲ.1证据);(2)抬高肢体的同时进行持续性被动运动(Ⅲ.2证据);(3)加压服(Ⅲ-2证据)。对于已存在肢体肿胀的患者,处理可包括以下干预措施来减轻手足肿胀:(1)电刺激(Ⅲ一1证据);(2)抬高肢体的同时进行持续性被动运动(Ⅲ-2证据)。
4.1.8心血管适应性
卒中后的早期制动使卒中患者心血管功能严重失调。研究发现:(1)一项卒中后体能训练的汇总分析注意到与特异性或特殊任务训练有关的体能训练的益处。这项评价发现,卒中后体能训练能善行走能力,特别是采用踏车行走训练;然而,尚无充分的证据得出明确的结论。(2)另一项汇总分析发现了卒中后体能训练能提高患者最大工作负荷、步速和步行距离的有力证据。这项分析发现,只有少量证据说明体能训练能改善有氧运动能力。(3)后来的2项试验已发现了通过水中体操和基于家庭的干预进行体能训练的益处。(4)社区散步不能为提高心血管适应性提供足够的刺激。(5)当遵循美国运动医学会的体能训练指南时,心肌梗死或跌倒的发生率未报道增高。
推荐
一旦患者下肢大肌群具有足够的肌力,其康复治疗就应该包括增强心血管适应性的干预措施(I级证据、Ⅱ级证据)。
4.1.9跌倒
在社区和医院内都已发现卒中后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增高。
迄今为止,关于跌倒干预的证据主要基于对多种疾病和不同环境的老年患者(包括健康者)的研究。这些发现能否推广至卒中者尚不清楚。对跌倒的评价需要考虑其特定的基础病因。当跌倒是由于卒中所致时(如站立困难),则干预措施应以这些困难作为目标。
关于卒中患者的跌倒研究已有相互矛盾的结果:(1)在一项试验中,与神经肌肉易化技术相比,对称站立训练和反复坐立训练可减少跌倒。另一项利用视觉反馈以训练能力的类似研究发现了跌倒减少的非显著性趋势。不过,后来的一项研究却发现额外的STS训练不能减少跌倒。(2)卒中发病后1年以上的患者接受个体化物理治疗不能减少其跌倒。不过,跌倒只是这项研究中的次要转归指标,而且干预强度较低。(3)身份识别腕带的使用不能减少住院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跌倒次数。
系统评价发现:(1)可能防止或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包括:个体化处方的家庭训练计划(旨在练习平衡和力量)、个体家庭危险评价和改进(针对那些有跌倒史的患者)、太极拳训练、减少精神类药物和其他多因素计划(如健康和环境危险因素筛查和干预)。(2)关于其他干预措施的疗效,包括个体下肢力量训练、快步行走、团体操训练、臀部保护装置、营养和维生素补充剂、视觉缺损纠正以及药物干预,还没有充分的证据睢。据报道,力量训练和快步行走可能会导致伤害。
推荐
社区多因素干预,包括个体化处方的锻炼计划,可以提供给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以防止或减少跌倒的次数和严重程度(I级证据)。
4.2体力活动
改善转归
4.2.1 就坐
研究发现:(1)通过测量患者坐位时双手延伸达到的距离,在监督下进行特殊任务训练能改善就坐能力;(2)通过测量坐位时的对称性,旨在提高平衡性的独立训练或“平衡性能监控器”反馈、延伸或Bobath治疗¨4们均不能改善就坐能力。
推荐
对于就坐困难的患者,应该提供监督下的特殊任务就坐训练(Ⅱ级证据)。
4.2.2从椅子上起立
根据减少姿势晃动所示,特殊任务起立训练能够改善起立的能力和所需的时间。
推荐
对于从椅子上起立困难的患者,应提供特殊任务起立训练(I级证据)。
4.2.3 站立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就提高腿部力量、平衡或执行日常任务的能力而言,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矫形外科、神经生理、运动学习)优于另一种。其他系统评价发现,结合反馈(单纯视觉或同时结合听觉)的特殊任务站立训练能够使患者更加平稳地站立。然而,没有发现在功能活动时的平衡能力或总体独立性有所提高。
推荐
对于站立困难的患者,可以提供结合反馈的特殊任务站立训练(I级证据)。
4.2.4行走
在提高行走能力方面,尚未发现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矫形外科、神经生理、运动学习)优于另一种。研究发现:(1)根据步速测量,EMG生物反馈对行走能力的改善并不优于传统治疗。(2)在单独应用或结合传统治疗时,关节位置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减轻行走时的膝关节过伸。(3)步调提示能有效改善行走速度和步幅。(4)一项系统评价发现,减重踏车训练能提高行走耐力,但对平衡力、行走能力或速度无影响。另一项系统评价发现,这种踏车训练能提高可独立行走者的行走速度,但对不能独立行走者无效。没有减重踏车训练有害的证据。(5)一项系统评价发现,非减重踏车训练可提高行走能力,但不能提高行走速度。另一项系统评价发现,非减重踏车训练结合其他治疗可改善独立行走者的行走速度。(6)对在行走时进行功能电刺激的研究得出了矛盾的结果。在行走时刺激腓神经能够改善行走能力,但行走速度没有改善。(7)在行走时进行多通道电刺激结合传统治疗能提高行走速度,除了一项小样本试验得出不同的结果。(8)由与行走有关的各种活动组成的训练能改善行走速度和行走能力。(9)一项系统评价得出结论,缺乏有关脚一踝矫形器(AFO)的高质量研究。不过,非随机和单个病例研究提示,AFO对足下垂患者的步态改善可能有一些益处。一项未被这项系统评价纳入的RCT发现,绞链AF0与AFo均无益处。这些AF0研究的对象均为卒中后数周到数
月的患者,因此在更晚期的康复训练中可能考虑AFO。
推荐
应该为能够行走但存在困难的患者提供下列1种或多种干预措施:(1)伴或不伴传统治疗的关节位置生物反馈治疗(Ⅱ级证据,Ⅲ-2级证据;(2)步调提示(I级证据);(3)减重或非减重踏车训练(I级证据);(4)多通道电刺激结合传统治疗(Ⅱ级证据,Ⅲ-2级证据);(5)特殊任务训练(Ⅱ级证据)。对于持续性足下垂患者应该考虑使用AFO。如果使用,应做到个体化(Ⅲ.2级证据)。
4.2.5上肢活动
对上肢活动的研究发现:(1)在提高上肢活动能力方面,特殊任务训练结合力量训练优于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Ⅶloplllemal therapy,NDT)恻,特殊任务训练也优于单纯的重复动作训练;(2)对于严重残疾患者,反复前伸手臂的效果优于安慰剂组;(3)有关双侧再训练的证据存在矛盾,较高质量的试验未发现活动能力的改善;(4)NDT和感觉运动整合在改善上肢活动能力方面都不比矫形外科方法更有效;(5)电刺激能减轻损害但不能改善活动或参与能力。(6)EMG生物反馈在改善上肢活动能力方面不比传
统疗法更有效,但没有充分的统计学效能来得出确定性结论;(7)关节位置生物反馈结合传统治疗能改善双上肢延伸质量;(8)机器人辅助肩肘运动能改善上肢延伸能力;(9)限制诱导运动治疗能改善上肢活动能力。
推荐
对于上肢活动困难的患者,应该提供下列1种或多种干预措施:(1)特殊任务训练(Ⅱ级证据);(2)关节位置生物反馈结合传统治疗(Ⅲ也级证据);(3)机器人辅助延伸(Ⅱ级证据);(4)限制诱导运动治疗。
4.2.6训练量
一项汇总分析发现,在卒中后6个月内,如果治疗时间为每天至少16 h,除常规治疗外进行更多的运动训练对ADL有轻微但有统计学意义的益处。还发现增加训练量对工具性ADL和步速有益,但对灵巧性无效。而且,大多数患者能耐受训练时间的增加。
集体治疗提供了一种增加训练量的方法,因为这样能有效使用治疗师的时问,观察分析显示集体治疗的确能增加训练量 。在社区和医院,都表明在治疗师指导下开展特殊任务训练集体治疗能增加活动性。
视频自我模仿(即治疗师对运动训练进行摄像,然后通过回放实现反馈)也是一种有效和有用的增加训练量的方法。
推荐
在卒中后最初6个月内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I级证据)。包含特殊任务训练或视频自我模仿的集体治疗可以用于康复训练以增加训练量(Ⅱ级证据,Ⅲ-2级证据)。
4.3 ADL
ADL分为2种类型:(1)个人性ADL:包括基本自理活动,如洗浴、如厕、穿衣和吃饭;(2)工具性ADL:包括家庭和社区活动,如家庭维护任务和社区活动,如驾驶。作业疗法干预使个人能力最大化,巩固在损害程度上已取得的改善,包括由其他小组成员已取得的改善成效,促使这些改善转换为一种功能情形。业已证实,作业疗法在总体上对ALD有益。另外一项汇总分析发现,当使用定向方法时,基于社区的作业疗法有益。
还已证实,跨学科小组(作业治疗师通常是其中的一员)在社区提供基于治疗的康复训练能改善ADL和防止ADL下降。现有的研究提示,安非他明能改善ADL,但证据不足以支持使用这种药物,并显示出它会产生无统计学意义的损害倾向。
推荐
ADL困难的患者应该接受针对ADL的作业疗法或跨学科干预(I级证据)。除非证实安非他明的临床安全性,否则不推荐使用安非他明来改善ADL(I级证据)。
4.4认知能力
认知损害对社区参与和康复治疗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知损害通常涉及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语言和(或)执行功能。认知功能评价对于了解如何处理认知损害患者至关重要。由一名经过培训的小组成员对认知损害进行早期筛查是必需的。更详细的评价将会阐明损害的类型并且指导康复小组提供最适合的康复干预措施。
4.4.1注意力和专心度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认知康复能提高患者的醒觉度和维持注意力。这项评价将认知康复治疗定义为以改善注意力为目的、以注意力任务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训练。在这项系统评价中,仅有1项试验包括了功能性独立方法并且没有发现显著改变。后来的2项试验也未能证实各种干预治疗对功能有显著改变。
推荐
认知治疗可用于注意力和专心度缺损的康复训练(I级证据)。
4.4.2记忆
一项针对记忆缺失的认知康复治疗的系统评价仅包括一项小样本试验,没有得出确定性结论。这项评价把认知康复治疗定义为试图改变记忆功能的任何训练、特殊的内部方法或技术或补充策略。它纳入的那项研究发现,记忆训练对那些确实包括在训练内的任务有阳性结果,但对总体记忆力的作用并不优于重复训练。后来的一项试验发现,应用一种外部提示设备(一种寻呼机)对帮助改善记忆缺损有效。另一项小样本预试验对计算机虚拟环境下主动或被动状态的益处进行比较发现,对于存在空间记忆缺损的患者,积极参与有益。
推荐
对于记忆障碍患者,外部线索可以用于帮助促进恢复记忆(Ⅱ级证据)。
4.4.3执行功能
执行功能在行为的启动和制止中扮演着组织角色。执行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计划、解决问题和自我监督能力。这方面的治疗研究很少。一项试验证实,使用寻呼机促进功能对执行功能有积极作用。
推荐
对于存在执行功能损害的患者,外部线索(如寻呼机)可以用于启动日常活动(Ⅱ级证据)。
4.5视空间/感知能力
知觉问题常常危及卒中患者的安全。因此,良好的训练应该包括能最大限度减轻这种障碍的代偿策略。
4.5.1 视觉功能
约l/3的卒中存活者存在视野缺损,通常影响双眼的半侧视野(同向偏盲)。视力缺损会引起显著的功能障碍,包括复视、眼球聚(双眼同时看一个点)障碍、扫视运动障碍(双眼从一点看向另一点)、对光线过度敏感、眼球震颤(双眼从中线向一侧的快速节律性不自主运动)和眼睛干涩。视力缺损经常会在卒中后最初数月内自然改善。
关于视力障碍干预的证据有限。一项系统评价对恢复性(视野训练)和代偿性(偏盲阅读训练和视力开发训练)策略进行了描述,但大多数试验的质量较低。这两种策略对损害水平的改善有益,但对活动能力或参与能力的改善有限或无影响。目前仅有3项Ⅱ级研究,它们发现:(1)在伴有同向偏盲的卒中患者中,使用15度Fresnel棱镜进行治疗能提高视觉感知测试评分,但不能改善ADL;(2)在脑损伤患者中(包括卒中),基于计算机的刺激探测训练能提高发现视觉刺激信号的能力;(3)在卒中存活者中,一种视觉注意力再训练计划在提高路上驾驶技能方面并不
优于传统的知觉训练(参见5.1.3)。
对于复视患者,佩戴单眼眼罩(双眼每天交替)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虽然眼罩对复视是一种代偿练习,但这种治疗也有害处(如被遮眼接受的刺激减少、深度知觉减少、空间偏倚)。如果功能受累,则眼罩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主动治疗的益处,但在这一天的其他时间不应佩戴眼罩。
推荐
棱镜眼镜可用于改善同向偏盲者的视觉功能,但没有证据显示其对ADL功能改善有益(Ⅱ级证据)。基于计算机的视力恢复训练可以用于改善视野缺损患者的视觉功能(Ⅱ级证据)。
4.5.2失认
失认是指不能识别声音、气味、物体或身体部分(其他人的或自身的),尽管没有原发性感觉缺损。由于患者不能识别危险物体,如使用煤气炉或打开热水笼头,因此失认是一种致残性的并且有潜在危险的状态。根据定义,失认影响一种单一的感觉模式,卒中患者通常认识不到该问题。据推测,失认患者很可能受益于暂时性代偿干预,如提高患者对其功能缺损的认识,然后利用残存的感觉或知觉能力训练识别刺激物。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利用黏贴在物品上的标签或尼龙搭扣进行提示、通过不同的特征来识别面孔、语言推理或对伴听觉失认者(不能通过声音来识别个体)采用“呼叫者ID”方式。
推荐
没有足够的证据给出关于失认干预措施的推荐意见。
4.5.3忽视
单侧空间忽视或偏侧忽视是指不能注意到感觉或视觉刺激或向一侧环境的运动,具有代表性的是右侧顶叶病变导致的左侧忽视。单侧空间忽视的存在对患者ADL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不良影响。有关这一领域的治疗证据很多。最近的一项系统评价对15项针对忽视的认知康复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后发现,有某些证据表明对忽视进行认知康复治疗能提高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但对增强活动能力的作用甚微或没有效果。认知康复治疗被定义为针对直接减轻认知损害水平或其导致的残疾的治疗活动,可能包括结构性治疗训练、计算机化治疗、患者生活环境的辅助设施和修改口。除这项评价中进行分析的研究外,还发现了另外3项对照试验,但研究结果存在矛盾。在不同类型的干预研究中,视觉扫视训练似乎能减轻空间忽视及其相关残疾的症状。对于Fhsnel棱镜的使用、半个视野眼罩、镜像治疗、激活治疗、热量刺激、TENS和基于计算机的康复治疗等,都缺乏高质量的研究。
推荐
单侧空间忽视患者可能从认知康复治疗中受益(如视搅扫视训练)(I级证据)。
4.5.4失用
失用指不能归因于无力、不协调或感觉缺失而出现的动作计划性和条理性障碍。对失用的治疗有不少研究报道,可能包括对ADL策略训练(如动作的言语化)、感觉刺激(触摸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如向肢体施以重量)、提示、链条化(即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步骤)以及正常的动作方式(临床医师引导身体进行正常动作模式)。与单纯作业治疗相比,策略训练(包括自我言语表达、写下动作顺序和观看动作顺序图片)联合作业治疗能在ADL方面获得更明显的进步;但随访5个月时,二者在运动功能或失用严重程度无差
异。
研究发现,对于伴有失语和肢体失用的患者,手势练习可改善意向失用和观念运动失用,尽管有人对这项研究的方法学存在一些疑问。言语运用障碍的研究证据将在4.6.2节讨论。
推荐
策略训练结合改善ADL的传统治疗可以帮助失用患者在短期内(<5个月)改善其计划性和任务执行能力(Ⅱ级证据)。
(由于字数限制,本章内容未完,请看第4章(下)……)
作者:
末学者
时间:
2021-5-12 01:22
点赞
作者:
微μ
时间:
2021-5-14 12:11
点赞
作者:
孤独莎
时间:
2021-5-16 09:02
谢谢分享
作者:
康恒美
时间:
2021-5-18 22:56
谢谢~
欢迎光临 康复治疗师网 (https://www.kfzl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