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网
标题: 麦肯基疗法----颈椎的治疗技术(Mackenzie疗法) [打印本页]
作者: Beyond 时间: 2014-11-15 23:22
标题: 麦肯基疗法----颈椎的治疗技术(Mackenzie疗法)
麦肯基疗法----颈椎的治疗技术(Mackenzie疗法)
治疗技术1. 坐位后缩
起始位: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头部尽可能地向后运动,达到最大范围,在终点停留瞬间后放松回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争取每次重复时运动幅度能进一步增加。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头部必须保持水平,双眼平视前方,脸朝前,既不低头也不仰头。
力的升级:坐位后缩自我过度加压。
起始位:同前。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先进行后缩运动,如前所述,在运动范围终点时让患者用单手或双手在颏部加压。
力的升级:坐位后缩治疗师过度加压。
起始位:患者同前。治疗师站在患者身旁,一手放在患者T1-2椎体上保持躯干稳定,另一手从患者的下颏处加压。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患者进行后缩运动,达到运动范围终点时治疗师双手相向用力加压。
适用范围: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上颈椎屈曲功能不良综合征、下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和颈源性头痛。后缩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应首先应用。在判定安全有效后,如果需要,再进行加压等力的升级。进一步可进行治疗技术的升级。
治疗技术2. 坐位后缩加伸展
坐位后缩加伸展起始位:同治疗技术1。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先进行后缩运动至最大范围,方法如治疗技术1中所述,从后缩位开始缓慢小心地进行头颈部全范围的伸展。在伸展终点停留1秒后,缓慢地回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
力的升级:坐位伸展自我过度加压
起始位:同前。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在后缩加伸展至最大范围后,在伸展终点位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旋转4~5次,在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头颈伸展幅度。
适用范围: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是在应用治疗技术1后的治疗技术的第一个升级。可长期应用,可于坐位、站立位或行走时进行。
治疗技术3. 卧位后缩加伸展
仰卧位后缩起始位:患者去枕仰卧位,急性期时可能需要1~2个枕头垫在头颈部。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用枕部和下颏部同时尽量下压,达到后缩的效果,至后缩终点位后放松,回到起始位。重复数次后如果症状没有加重或外周化,继续下述运动。
仰卧位后缩加伸展起始位:从仰卧位起,让患者将一手放置枕后,保持仰卧姿势朝头侧移动,使得头颈和肩部移至治疗床以外悬空,治疗床的边缘在患者第3或第4胸椎处。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先进行充分后缩运动,在最大后缩位将支撑手放开,进行头后仰,让头尽量放松地悬在床头旁。1秒钟后,患者用手将头被动地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6次。
力的升级:仰卧位伸展自我过度加压。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后缩和伸展方法同前,在伸展的终点位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旋转4~5次,在旋转过程中,鼓励患者再尽量增大伸展幅度。动作完成后回复至起始位。后缩加伸展加终点位旋转整个过程重复5~6次。
俯卧位后缩加伸展起始位:患者俯卧肘撑位,双手手指伸直支撑下颏,使得躯干上半部抬起。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进行后缩加伸展,动作要领同坐位。重复5~6次后,停在手支撑、头后仰的体位。嘱患者一定要放松,在这个体位维持数秒钟,产生被动的过度压力。
力的升级:俯卧位伸展自我过度加压。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从俯卧肘撑头颈伸展终点位进行左右小幅度的旋转4~5次,在旋转中进一步伸展。
评测后将上述过程连贯进行,后缩加伸展,伸展终点加旋转,旋转中再伸展,整个过程重复5~6次。
适用范围: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尤其适用于移位综合征急性期的患者和坐位治疗不能减轻症状的患者。是在应用治疗技术1后的治疗技术的第二个升级。如果患者在仰卧位做后缩加伸展时出现头晕和恶心,而且数次重复后头晕和恶心不能减轻,则必须改为俯卧位进行。
治疗技术4. 手法牵引下后缩加伸展和旋转
应用此治疗技术之前,一定要排除创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骨折、韧带损伤等病理变化,一定先进行运动试验,以确保应用此治疗技术的安全性。
起始位:患者仰卧位,头颈部在治疗床之外如仰卧位伸展时的体位。治疗师支托患者的头颈部,一手托在患者的枕部,拇指和其余4指分开,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颏。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治疗师双手在支托患者头颈部同时,轻柔持续地施加牵引力。在维持牵引力的基础上,让患者进行后缩和伸展运动。在整个过程中患者一定要保持放松。在伸展的终点位,将牵引力缓慢地减小,但不完全松开,然后同治疗技术2和治疗技术3一样,增加旋转。治疗师应保持很小的牵引力的同时,小幅度地旋转患者的头部4~5次,以达到更大的伸展角度。治疗师的操作应该轻柔而缓慢,整个过程密切注意患者症状的变化。通常重复5~6次。
治疗师应用治疗技术4之后,应指导患者在家或工作中自我进行治疗技术3。一般情况,治疗技术4只需要应用2~3次。
适用范围:牵引下后缩加伸展和旋转是后缩治疗技术的第三个治疗技术升级,应用于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复位,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的患者和顽固的后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部分患者只有在应用这个治疗技术之后,症状才能减轻,才有可能进行颈椎伸展运动。
治疗技术5. 伸展松动术
起始位:患者俯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上胸部放置一个枕头,枕头尽量向头侧放。治疗师站在患者身旁。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治疗师双拇指置于应治疗节段的棘突两旁,有节律地双侧对称地加压和放松。加压时要达到活动范围终点,在终点维持该压力瞬间后放松,但放松时治疗师的手仍保持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重复5~15次,力度可逐渐增加,最终达到全范围。
适用范围:顽固的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多应用于颈后症状呈对称性分布的患者。与治疗技术1和治疗技术2合用,治疗中下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
治疗技术6. 后缩加侧屈
起始位: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先进行后缩,方法同治疗技术1,在后缩的基础上进行头侧屈运动。在侧屈终点停留1秒钟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
力的升级:侧屈自我过度加压。
起始位: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一手抓住椅子,以固定躯干,另一手越过头顶置于对侧耳旁。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先进行后缩加侧屈,在侧屈达终点位用头上的手加压侧屈,尽可能至最大范围并停留1秒钟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进行该运动时需注意不要有旋转动作。
适用范围:多应用于颈椎后外侧移位综合征的患者,症状多表现为单侧不对称性。如果应用矢状轴方向的治疗技术无效,可使用该技术。治疗方向需选择侧屈朝向疼痛侧。一般情况,应用该治疗技术后24小时或48小时,患者的症状应出现变化。如果该治疗技术不引起患者症状的变化,需停用。也适用于侧屈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患者,此时侧屈朝向疼痛的对侧。
治疗技术7. 侧屈松动术和手法
坐位侧屈松动术起始位: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双手相握放在大腿上。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放在疼痛侧颈根部,拇指指尖位于棘突旁,固定患者的颈椎,另一手置于疼痛对侧的耳部,用于加压。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的颈椎,另一只手用力使得患者头颈向疼痛侧侧屈,终点位加压,随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根据患者情况,力度可以逐渐增加。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注意在侧屈过程中不要发生明显的旋转和头前突。1周左右进行2~3次侧屈松动术治疗。
力的升级:坐位侧屈手法。
起始位:同松动术。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先进行手法治疗前安全性测试。应用伸展松动术时,除了判定手法治疗的安全性、必要性以外,还同时确定了应该施加手法的节段。在伸展松动术之后,治疗师过度加压的手在患者侧屈的终点位沿侧屈方向施加1次瞬间、小幅度、快速的猛力。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
仰卧位侧屈松动术起始位:患者放松平卧在床上,头颈部悬在床头以外,由治疗师支托。治疗师站在患者的疼痛侧,一手从疼痛的对侧握住患者的下颏,其前臂环绕在患者的枕部支托,另一手置于颈椎疼痛侧,食指的掌指关节顶在应治疗节段棘突的侧方。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治疗师用环绕患者枕部的上肢将患者头颈向疼痛侧侧屈,用位于棘突旁的手固定患者颈椎,在患者侧屈终点位治疗师双手用力加压,随后放松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力可以逐渐地增加。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
力的升级:仰卧位侧屈手法。
起始位:同仰卧位侧屈松动术。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先进行仰卧位松动术测试,然后在患者侧屈终点位,治疗师用环绕患者枕部的上肢固定患者头颈部,用棘突旁的食指掌指关节施加1次瞬间、小幅度、快速的猛力。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
适用范围:颈椎后侧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侧屈松动术和手法是应用治疗技术6后治疗技术的升级,主要应用于对前述治疗技术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侧屈松动术和手法与后缩加侧屈、后缩加旋转配合,适用于中下颈椎侧屈功能不良综合征和旋转功能不良综合征,应用于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时,朝向非疼痛侧侧屈。
治疗技术8. 后缩加旋转
起始位: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先做后缩动作,在后缩的基础上转向疼痛侧,旋转过程中注意保持后缩。在后缩旋转的终点位停留1秒种后回复至起始位。整个过程重复10~15次。
力的升级:旋转自我过度加压。
起始位: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非疼痛侧手置于脑后,手指达到疼痛侧耳部,疼痛侧手置于下颏。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后缩并旋转,在后缩旋转终点位双手施加旋转力,1秒种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
适用范围:后缩加旋转适用于颈椎后侧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患者多表现为单侧症状,如单侧的颈肩痛或单侧的头痛,应用其它治疗效果不好时,可用此治疗技术。应用后缩加旋转后,应该在24~48小时之内使患者的症状发生变化,如果无变化,停用此技术。后缩加旋转还适用于旋转侧屈功能不良综合征,在治疗功能不良综合征时,旋转方向朝向疼痛对侧。
治疗技术9. 旋转松动术和手法
坐位旋转松动术起始位: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双手握持放在大腿上。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放在患者非疼痛侧的肩上,四指在肩前,拇指在应治疗节段棘突旁,另一上肢环绕患者头面部,手的尺侧位于患者的枕骨粗隆下。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患者向疼痛侧旋转头部至终点位,治疗师用环绕患者头部的上肢轻轻地施加牵引力,并同时施加旋转力,用棘突旁的拇指固定并施加反作用力,然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
力的升级:坐位旋转手法。
起始位:同坐位旋转松动术。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在旋转松动术确定安全性和治疗节段之后应用。在患者头颈旋转终点位,治疗师用固定患者颈椎的拇指在棘突旁施加1次瞬间、小幅度、快速的猛力。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
仰卧位旋转松动术起始位:患者仰卧在治疗床上,头颈部在床头以外由治疗师支托。治疗师一侧前臂支托患者的枕部,手握持患者的下颏,另一手在患者非疼痛侧的颈部,食指的掌指关节位于疼痛侧的棘突旁。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治疗师将患者头颈转向疼痛侧,至终点后停留1秒钟,再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
力的升级:卧位旋转手法。
起始位:同卧位旋转松动术。
具体方法:治疗师先进行松动术,然后在患者头颈旋转终点位,用棘突旁的食指掌指关节施加1次瞬间、小幅度、快速的猛力。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
适用范围: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是后缩加旋转治疗技术的升级,适用于颈椎后侧方移位综合征,且应用前述治疗技术效果不佳的情况。此技术还适用于上颈椎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尤其是与颈源性头痛相关的病例。与治疗技术8和治疗技术6合用,可治疗中下颈椎旋转功能不良和侧屈功能不良。
治疗技术10. 屈曲
起始位:患者放松坐位。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主动低头至下颏接近胸骨,然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
力的升级:屈曲自我过度加压
起始位:患者放松坐位,双手十指交叉置于颈后。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尽量低头至屈曲终点位后,双手加压1秒钟,然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
适用范围:颈椎前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的复位治疗,是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在复位稳定后,进行恢复功能治疗时的主要治疗技术,适用于治疗颈源性头痛。
治疗技术11. 屈曲松动术
起始位:患者仰卧,头悬于床头以外,治疗师站在患者头侧,用一手手掌支托患者枕部,拇指与其余4指分别在寰枢椎两侧,另一手从支托手的下方穿过,手掌向下固定对侧的肩关节。
技术类型:治疗师治疗技术。
具体方法:治疗师用支托患者枕部的手用力屈曲患者头颈部,同时用固定肩部的手施加相反的对抗力,使得颈椎处于最大屈曲位,然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
适用范围:屈曲功能不良综合征伴有颈源性头痛的患者。
治疗技术12. 仰卧位颈椎牵引
建议采用仰卧位颈椎屈曲状态下进行牵引,应根据在牵引中患者的症状变化来决定牵引的角度,能够使患者症状减轻和向心化的角度是合适的。牵引的主要目标是缓解上肢,尤其是肘关节以下的症状。牵引的参数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通常需要数次治疗后才能缓解症状。多用于有持续性上肢症状的颈椎移位综合征6的患者。
(原文:中国康复治疗师论坛)
作者: 朝堂明镜 时间: 2015-2-12 11:32
谢谢楼主,颈椎一直都不好
作者: Beyond 时间: 2015-4-7 23:32
朝堂明镜 发表于 2015-2-12 11:32
谢谢楼主,颈椎一直都不好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 小雅一 时间: 2015-4-9 21:58
作者: 不易安 时间: 2021-5-14 17:01
谢谢~
作者: 不易安 时间: 2021-5-15 11:59
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康复治疗师网 (https://www.kfzl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