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网
标题:
Vojta诱导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唐泽宇
时间:
2013-9-1 02:10
标题:
Vojta诱导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Vojta疗法又称Vojta诱导疗法,是德国学者Vojta博士总结创造的,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
据Vojta报告了207例脑瘫危险儿,经过治疗训练,有199名(96%)达到正常化。他断言,脑瘫经过早期诊断和训练是可以治疗的,这引起医学界的震惊。
Vojta疗法应用范围广。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利用,是早期治疗较好的方法。 手法简单、容易掌握,在治疗中可培训家长,便于开展家庭疗育,效果明显。
例如肌张力较强的患儿,治疗1周后就可以出现效果,特别是早期治疗,效果更好。
Vojta疗法不需要复杂、价格昂贵的设备,只需要一个温暖、光线充足的场所和一张治疗台,经济适用,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可住院由训练师专职进行,没有条件的可培训家长进行家庭疗育,定期到医院复诊。
Vojta疗法的基础理论
一、Vojta疗法的发展史
Vojta疗法又Vojta诱导疗法,是德国学者Vojta博士总结创造的,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
Vojta博士在德国的康复中心工作期间,对脑瘫康复治疗产生极大兴趣。在实践治疗中,他发现对患儿训练给予压迫刺激及一定的抵抗后,患儿肌张力逐渐降低,如果连续给予抵抗时,各关节的肌张力还会降低,他认为这种情况不单是脊髓水平的反应,而且与脑干以上高级中枢有关,在给痉挛型脑瘫训练时观察到,患儿俯卧位时,小腿三头肌伸展,躁关节背屈,患儿头部伸展。如使头部背屈,踩关节跃屈,又形成尖足。这种现象绝不是局部反应,而是一种全身的反射运动。所以在纠正尖足时,只要在头部给予抵抗,防止头背屈,在足部给予抵抗,防止足跃屈,尖足就能被纠正。由此他设想,如果在运动的关键部位,如头部、脊柱上给予抵抗刺激,就能诱发出脊髓水平的反射动作,刺激越强,反应越强,在关键部位加强刺激做等长收缩运动,肌张力会逐渐降低,就可使脑瘫的异常姿势得到纠正,但是保持这种状态却较难,所以必须坚持治疗,才能保持这种效果。脑瘫患儿不能很快出现这种效果:需经过一定时间的诱导治疗才能出现。Vojta把肱骨内上髁、股骨内髁、头部等刺激部位互相组合,在一定的姿势下给予刺激,就会在四肢与躯干上反复地诱导出同样的运动,这种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也是一种移动运动,这就是形成反射性移动运动概念的起源。
Vojta在治疗中发现,脑瘫患儿营养差,长年卧床,经常患肺炎而影响训练,对这种患儿,治疗前必须首先改善呼吸功能,为此他利用Kabat手法,使患儿呈仰卧位,做呼吸功能训练,当他刺激胸廓中部时,患儿的小腿能抬起,头向对侧回旋,出现向对侧翻身的动作,由此Vojta发现了反射性翻身胸部诱发带的刺激部位。
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是Vojta疗法的核心,可以说Vojta疗法是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观察创造的治疗方法。1968年VoJta的专著问世,在神经发育运动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Vojta诱导疗法,特别是他提倡早期诊断,提出用于早期诊断脑瘫的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概念,由此对脑瘫开始了早期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脑瘫患儿的康复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减少伤残,促进患儿康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Vojta报告了207例脑瘫危险儿,经过治疗训练,有199名(96%)达到正常化。他断言,脑瘫经过早期诊断和训练是可以治疗的,这引起医学界的震惊。
二、对移动运动的认识
康复医学中的理学疗法的最终日的,是获得双足步行的功能。获得这一功能的前提是,要从系统发育阶段向个体发育阶段过渡,必须经过翻身、腹爬、四爬的发育过程,最后双足站立步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将手从在上述运动中的支持与推进机能中解放出来,获得双手使用工具的能力。
1.移动运动的特点:
(1)移动运动是一种开始于一定的出发肢位,运动后又恢复到出发肢位的一种反复性的、协调的自动机能。这种运动可分为一定的相(期),如走路运动分为摆动期与支撑期。
(2)全身骨路肌都参与到移动运动的某种规律的经过之中。
(3)每种骨骸肌各自的作用,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发生交互作用。具体地说,每一个运动都有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只有这些肌肉共同的作用,才能保证运动的正常进行。
(4)移动运动本身未必是目的,它往往是要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手段。
2.构成移动运动的三因素:
(1)姿势调节能:姿势调节能是人类对于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体位发生变化时,头部、躯干、四肢的反应性适应能力,分为两种。
1)静态反应:当外力使身体姿势发生改变时,经自身调节后恢复到原来的姿势的反应,如竖颈、坐位稳定、立位平衡反应等。
2)动态反应:当外力强度过人或持续长时间时,身体姿势的改变难以恢复到原来姿势,而用一种新的、稳定的姿势来代替的一种能动的反应,如保护性伸展反应等。
(2)相运动能:是一种活动身体某一部分或使身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能力。人类这一运动发育遵循以下顺序:活动眼球追视某一物体,手伸向眼前的物体,爬行移动到远处的物体,独步到达目的物或目的地。必须有姿势调节能的保证,才能使相运动顺利完成。在神经生理学上惯用将姿势调节能称为紧张性活动,将相运动能称为相活动。M.Rood将两者归纳为感觉运动机构的发育,姿势调节能是决定身体稳定性的能力,相运动能是决定移动性的能力。
(3)抬起结构与支持性:Vojta博士认为,在移动运动因素中还存在着抬起机构与支持性。小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可明显看出这一结构的发育过程。新生儿俯卧位时可瞬间抬头,3个月时可用肘支撑抬起身体至胸部,5、6个月时可以用于支撑,肘伸展拾起身体至腹部,继而向四爬位、坐位、立位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抬起结构及支持性起作用。可见由水平位逐渐拾起而最后成为垂直位,由全身支持逐渐缩小基底面而最后成为双足支持。
3.支持点与三维运动:移动运动除了靠上述三因素来调节外,还须随时确立支持点与进行相运动之时的三维运动。移动之时,首先要确立支持点,然后全身肌肉向支持点方向收缩,身体重心向支持点进行向垂直方向、前方及侧方的三维运动。例如腹爬时,支持点是向前方伸出的上肢的肘部,与肩、肘关节有关的肌肉都向肘关节方向收缩。躯干通过肩关节,以肩关节的球关节为杠杆向肘关节方向用力。这时肩、躯干及其身体重心进行着向垂直方向、侧方及前方的三维运动。这种三维运动的向前方的因素,成为实际的行动体现出来。
确立支持点与三维运动与移动运动因素都是顺利进行移动运动的基本保证。移动运动的三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姿势调节能是基础,一旦它发生障碍,则不能保证正常的支持能力与拾起机构发挥作用,这样也不能完成相运动。
脑性瘫痪患儿尽管其中一些人可以肘支持、膝立位及站立,但不能进行腹爬、四爬、膝位前行及双足步行,这是因为这些患儿的移动运动三因素及确立支持点和三维运动的发育受到了障碍。治疗时要注意通过一定的于技诱发这些因素的发育。
三、反射性移动运动RL
1.反射性移动运动的特点:
(1)反射性移动运动包括两种,即反射性腹爬RK与反射性翻身RU。RK与RU是在系统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进化过程形成的,在正常的新生儿也可诱发。
(2)在RL之中,没有目的性,不需要“是否促进”这样的意志行为。而且诱发RL的刺激是对固有感受器的刺激,对刺激的顺应性小。基于上述两点,认为在诱发RL时,能够给予无限的刺激。
(3)从运动学角度来看,RL中也存在着移动运动三因素,即对姿势变化的全身的反应性适应能力,抬起机构与支持性及相运动能。如前所述,三者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当我们通过于技诱发出其中一因素时,可以促通另两种因素的能力。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症状若从运动学观点来分析,可以看到这三种因素的缺失或发生障碍。通过诱发RL,可以激活与改善各种因素,恢复运动学的构成,从而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发育与姿势发育。
(4)通过诱发RL,可以激活四肢末梢的正常运动模式,如前臂外旋、腕关节的挠背屈、下肢外旋、外展及踩关节的背屈等,由此可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异常的运动模式,如前臂内旋、手握拳、下肢内收、内旋、交叉步态及尖足等。
2.RL在脑性瘫痪运动疗法中的意义:
反射性腹爬与反射性翻身决不是促进腹爬与翻身运动的本身。反射性腹爬这样的运动模式在小儿运动的发育过程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从运动学的观点来分析被诱发的全身的运动模式,可以看到它们是存在于轴器官与四肢的,从出生到立位乃至步行的必需的运动模式。
反射性腹爬的颜面侧上肢的肘支持、掌骨外展及腕关节的挠背屈分别出现在正常儿生后3个月与6个月左右。后头侧上肢腕关节的挠背屈,手指从尺侧张开,拇指外展手指张开是在生后6个月左右。肘关节屈曲位上肩关节外旋屈曲,前臂外旋在3岁左右出现。这些动作也见于步行中上、下肢的交互运动中,也是两上肢在伸展位上进行多目的运动时所必须的。颜面侧下肢在膝的屈曲运动结束后出现膝支持是在正常运动发育的7个月左右出现,该动作见于正常儿从手掌支持发展到用膝、手支持体重的四点支持之时。后头侧下肢踩关节处于背屈与跃屈中间位,距跟关节在前后腔骨肌保持协调的同时外旋,足趾屈曲。这些运动在步行时接触地面的下肢上可以见到,相当于足跟着地、足放平,足尖离地的一连串运动,在正常发育中在步行开始后3个月左右出现。颜面侧的背阔肌与腰方肌,通过脊柱,在上臂与骨盆间弓弦样的收缩,使躯干侧屈。这种腰方肌的机能,在步行过程中的摆动期时将骨盆抬向躯干的动作中是必须的,与支撑期的外展肌共同在步行中起重要作用。
反射性翻身可诱发颈椎与上部胸椎的伸展、肩肿骨内收肌的收缩、肩肿带固定于脊柱及胸廓以及诱发上半身的支持性等运动。上述运动出现于正常运动发育的2个月左右,这时小儿可将头固定于正中线凝视一物体。则还可诱发骨盆后倾、下胶屈曲抬向躯干、身体重心向一侧移动等运动,在正常儿都出现于4个半月左右。另外下肢在踩关节中间位上的屈曲运动出现于3个月左右。在上肢可诱发肩关节外展位上的屈曲与内收运动,该运动可以在正常发育的2个月左右的手与手的协调运动以及3—4个月的手一口一眼协调运动中见到。
脑性瘫痪患儿骸关节届曲位的内收运动障碍、肩关节也在屈曲位上作为肩关节内收肌的胸大肌的内收运动障碍。因为手与手的协调运动、肘支持、四点支持等运动都需要肩关节屈曲位的内收功能,所以也会陆续出现障碍。从上述的反射性腹爬与反射性翻身运动可以诱发出的各种反射性运动中可以看出它
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作用。
总之,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诱发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患病早期尤其3个月以内,异常姿势尚未固定化,脑损伤的结果只是引起运动协调化的障碍。6个月以后脑损伤会产生继发性变性,使器质性损害更加明显。如果在继发病变出现前进行治疗,可以使机能障碍逆转、机能改善。这种机能改善又可防止脑的继发变性,因而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Vojta疗法的治疗方法一
一、反射性腹爬
1、出发姿势:患儿俯卧位,头颈在躯干延长线上回旋30°—45°,稍屈曲。后头侧额部着床,颈肌伸展,左右肩胛及骨盆保持水平位。
(1)颜面侧上肢:外展,肩关节呈135°,肘关节屈曲呈40°。放于颜面前方,腕部在肩的延长线上,手半握拳。
(2)后头侧上肢:肩内旋,上肢伸展状态放于躯干外侧,手自然位置或握物。
(3)额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髋关节、膝轻度屈曲位外展、外旋,跟骨在坐骨结节的延长线上。
2.诱发带与刺激方向:
(1)主诱发带:主诱发带都分布在四肢的远位端,共有4个。
1)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上髁,推向同侧肩胛骨。
2)额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在髋外展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方向压迫刺激。
3)后头侧上肢前臂挠骨茎突上1cm处,与上肢外展、向前移动的力量相对抗。
4)后头侧下肢跟骨,在足的背屈、跖屈中间位上,从后上方向床面压迫。
(2)辅助诱发带:辅助诱发带主要分布在肩胛带、骨盆带及胸廓。共有5个:
1)颜面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或下角,向同侧肘关节方向压迫。使内收肌伸展,肩肿骨内收。
2)颜面侧髂前上棘,向内侧、背侧、尾侧三个方向压迫, 使腹斜肌收缩,下肢屈曲。
3)后头侧臀中肌处,向颜面侧膝关节内侧、腹侧、尾侧三方向给予压迫刺激,使臀中肌收缩,髋关节内收、外展。
4)后头侧肩峰,向内侧、背侧、尾侧给予抵抗,使胸 大肌伸展。
5)后头侧肩胛骨下角之二横指处,向颜面侧肘关节的内侧、腹侧、头侧给予压迫刺激,使肋间肌与横膈肌伸展(图7—10)。
6)后头侧下颌及后头部,向头部活动相对抗的方向用力。
使用辅助诱发带有两种目的:①促进肌肉收缩活动而给予刺激。⑦对移动运动给予抵抗,以调节运
动的方向,使肌肉持续性收缩。只有在利用主诱发带刺激并出现良好反应后,才可以改为单独使用辅助
诱发带。
3.反射性运动:
(1)颜面侧上肢:肩肿骨被固定,上肢向尾侧牵拉,肩胛带拾起机构及胸大肌的抗重力作用发挥功能,使肩肿带抬起。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呈内旋与外旋的中间位,腕关节出现挠背屈、手指屈曲、握
拳。肘关节出现支持运动。
(2)后头侧上肢:上臂外旋、外展,稍向前上方上举,继而与前臂同时向前方伸出,这时前臂出现外旋运动。与腕关节背屈的同时,出现从小指开始的手指伸展。
(3)颜面侧下肢:下肢产生整体向前迈出的动作,髋关节外旋、外展伴屈曲。同时由于骨盆带抬起机构的功能及髋内收肌群的抗重力作用,还有臀中肌的同时收缩,使骨盆带固定。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足趾伸展。
(4)后头侧下肢:下肢整体在外旋、外展位上伸展,在伸展运动终末,小腿三头肌与胫骨前肌同时收缩,将踝关节固定于中间位。同时由于胫骨后肌的作用使足外旋、足趾屈曲。
(5)头部及躯干:头部从出发肢位回旋到对侧,在回旋中的中间位上,颈部对称性伸展、头上举。
(6)胸廓、腹肌及其他肌群:后头侧胸廓扩张,腹壁可见腹直肌收缩。同时可以见到从颜面侧的腹内斜肌开始,经过腹直肌鞘至对侧的腹外斜肌的活化,以及相反的从后头侧的腹内斜肌开始,向对侧的腹外斜肌的连锁性活化。除此之外,也诱发肛门括约肌、尿道括约肌的活动。
(7)协调化的腹爬模式:综观上述的反射性运动的整体状态,可见额面侧上肢以肘为支点的整体屈曲与后头侧下肢的伸展相对应,驱动身体向前方活动。还有颜面侧下肢屈曲及与其相对应的后头侧上肢的向前方伸出运动。颜面侧上肢的抬起机构能使后头侧上肢容易伸向前方。同样颜面侧下肢的拾起机构使后头侧下肢容易伸展。
以上的各种反应,使患儿产生反射性腹爬运动模式,是一个从出发肢位,经过中间肢位到终了肢位的过程(图4—35、4—36)。是一种作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交替性腹爬运动模式,是一种综合的、协调的复合运动。
4.基本手技:反射性腹爬的基本手技有RKl、RK2及各种变法。
(1) RK1:
1)出发姿势:与RK相同。
2)诱发带的选择:一般应用颜面侧肱骨内侧踝、后头侧跟骨、颜面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3个,可选用2个或3个。
3)反应的观察:主要观察颜面侧肩胛带与下肢的反应。
①肩胛带:局部肌肉收缩,肩胛带内收、拾高,上肢用力向后回旋。这时训练士要注意与向后回旋的力量相对抗,并使肘关节作为一个固定点与支持点。这样不仅可增加刺激强度,而且可以促进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收缩方向向支持点转换,促进腹爬运动的完成。
②颜面侧下肢:屈曲,骨盆抬高,踝关节背屈。因这一下肢没被固定,常见屈曲一伸展一屈曲一伸展的反复运动,这是正常反应。有的患儿见不到屈曲一伸展的反复动作,反而呈现持续的硬直性伸展,是异常的反应。
要注意保持出发姿势不被破坏,如必须保持两肩的水平位、头颈与躯干的垂直位、各关节的角度等。
(2)RK1变法:
1)出发姿势:患儿俯卧于床上,两下肢游离于床边,上半身姿势与RK的出发姿势相同。
2)诱发带的选择:RK1变法适用于上半身运动障碍较重的患儿,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诱发带。抬头运动差的患儿可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侧踩与后头部一主、一辅助诱
发带。肘支持功能障碍的患儿,可选用颜面侧肋骨内侧踝及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两个主诱发带与后头部一个辅助诱发带,这时应使颜面侧上肢肘关节保持固定的90屈曲位。
(3)RK2:
1)出发姿势:除颜面侧下肢屈曲于腹部下面外,其余与RK相同。
2)诱发带选择:本法适用于下半身障碍明显的患儿。如骨盆抬高能力差、下肢硬直性伸展、不能进行两下肢的交替运动等。对上肢及全身肌肉同样有激活作用。也适用于手、肘支撑能力差的患儿。
为了促进下肢的屈曲与伸展及骨盆抬高时,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侧踝与后头侧跟骨,也可选用颜面侧髂前上棘与后头侧跟骨。为了促进肩胛带与骨盆的抬高,可单独应用颜面侧肱骨内侧踝。为了诱发肘支撑,可选用后头侧臀部辅助诱发带,采用向颜面侧的肘与膝方向压迫的方法。诱发手支撑,可以选用后头侧臀部诱发带,向下向后压迫刺激。诱发骨盆拾高,选用额面侧髂前上棘与后头侧臀中肌,也可选用后头侧跟骨与颜面侧臀大肌。诱发全身反应,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侧踝、股骨内侧踝及同侧臀大肌,训练士可用左肘部压迫臀大肌、右手刺激股骨内侧锻,用腿固定后头侧下肢,另一训练士刺激与固定颜面侧肱骨内侧踝。
Vojta疗法的治疗方法二
二反射性翻身
1.出发姿势:仰卧位,使头部向一侧回旋90°,颈伸展,头轻度前屈,以眼睛能看到自己乳头为宜。颜面侧上肢与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屈曲,呈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肢位。
2.诱发带及刺激方向:
(1)主诱发带:颜面侧乳头下二横指,即第6—7或第7—8肋间。可以通过剑突划一横线,再通过乳头划一竖线,两线交叉点上为主诱发带,也可在此点内、外移1cmo用拇指腹部分向下,向对侧肩峰方向压迫。
(2)辅助诱发带:⑦对侧肩峰。⑦后头侧下颌骨。③后头部。④对侧肩肿骨下角。
刺激方向为与主诱发带相反的方向,起增强刺激与维持出发姿势的作用。
3.反射性运动:
(1)头部及颅神经领域:由于对主诱发带的刺激压迫,使头从出发姿势向对侧回旋,在此期间,当头部达到正中位时,颈部发生对称性伸展。这种回旋运动是由于颜面侧的胸锁乳突肌的活动而引起的。
头部回旋的同时,眼球也向同一方向回旋。特别是当给后头侧颊部以抵抗抑制头部回旋时,更可清楚地看到眼球向预定的方向即对侧回旋。另外,可见到口角、舌、下颌部也向头回旋的方向偏位。
(2)躯干及腹壁:颈部及上部躯干伸展,肩胛骨内收。下部躯干屈曲、骨盆后倾、两下肢屈向腹部。与下部躯干的屈曲相关联,构成腹壁的肌群出现明显的收缩。由于从后头侧腹外斜肌开始,通过腹直肌腱鞘向对侧腹内斜肌传达的一连串的收缩,颜面侧的骨盆向斜上方倾斜,向对侧回旋。骨盆之所以取倾斜位置是由于后头侧的腹内斜肌的伸张状态引起的,也与颜面侧腹外斜肌经腹直肌鞘向对侧的活化有关。由于这一连续的收缩,颜面侧胸廓倾斜,拉向上方,使身体回旋。最后由于下部躯干的屈曲,骨盆的后倾,躯干发生了回旋,即向后头侧扭转的运动,最后形成了躯干上方凹的侧卧位。由于压迫胸廓而产生的肋间肌的伸张状态及腹壁的收缩,起到了有利于呼吸的作用,也产生增大腹压和活化肛门括约肌的作用。
(3)额面侧上肢:在出发姿势中颜面侧上肢的上臂与前臂均为内旋状态伸展位,由于RU的诱发产生肩关节的外展、外旋、前臂内旋、手指伸展。于是随着躯干的回旋,身体向对侧旋转,这时由于肩胛带的肌群活动的结果,颜面侧上臂并不落向胸壁。
(4)后头侧上肢:出发姿势中肩关节是外展状态,诱发RU后出现内收、肘关节稍伸展、腕关节出现挠背屈。肩肿带在从出发姿势的仰卧位回旋到侧卧位后再向俯卧位翻身时起拾起机构的作用,其间三角肌的后部纤维及肱二头肌作为抬起机构的主动肌起重要作用。而以肩胛带内收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在拾起机构的稳定化中发挥作用。另外还出现前臂内旋、腕关节的挠背屈及手指的伸展。
(5)颜面侧下肢:在出发肢位中处伸展状态的下肢,伴随着下部躯干的屈曲、骨盆的后倾而产生屈曲、拾起运动,在这种运动状态下,颜面侧下肢随着骨盆的回旋向对侧活动,然后形成明显的屈曲、内收。同时由于臀中肌的作用,使髋关节保持中间位,所以即使变为侧卧位,仍不向对侧落下而保持原位置。在翻身运动的最终阶段变为腹爬位后,该下肢可出现膝的支撑运动。
(6)后头侧下肢:在RU诱发的初期,与颜面侧下肢大致相同,出现屈曲与抬起运动。在回旋运动的过程中,出现髋关节外展、伸展,回旋至侧卧位时用后头侧下肢的骨盆带支持躯干。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足趾伸展。运动模式见图4—37。
4.基本手技:RU的基本手技包括RUl、RU2、RU3、RU4等,常用的是前两种。
(1)RUl(图4—38):出发姿势与RU相同,月龄小、无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肢位者可取头正中位,以拇指压迫刺激法。月龄大,有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者,可采用头回旋30°,用小鱼际压迫刺激法。目前临床上少用小鱼际刺激法。RUl主要适用于不会翻身的患儿,也应用于治疗头背屈、肩前屈、腹肌无力、下肢交叉、尖足等患儿。同时由于对口腔肌肉、舌,肛门括约肌等的促进收缩作用,可改善咀嚼功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腹胀及脱肛等症状。腹壁肌肉收缩有利于
呼吸,可增大肺活量,改善呼吸道疾病的病情。
(2)RU2(图4—39):
1)出发姿势:小儿侧卧位,两下肢伸展,下侧上肢外旋位,肘关节90°屈曲与胸廓平行上举。上臂伸展使肩关节与躯干呈90°角。上侧上肢肩伸展内旋,肘伸展状态放于体侧。头颈伸展与脊柱成直线。
2)诱发带的选择及刺激方向:①上侧肩胛带内缘下1/3处,向对侧肘方向压迫。②上侧髂前上棘,向后方压迫。③上侧股骨内侧踝,向同侧髋臼方向压迫。④下侧肱骨内侧踝,向同侧肩胛带方向压迫。
3)诱发反应:
上侧上肢:在肩关节固定的基础上,肩外旋、外展并举向对侧,前臂回旋至外旋位,手出现挠背屈、手指张开。
下侧上胶:以肘为支点的肩胛带抬起机构出现,这时肩胛骨内收,背部位置稳定。肘轻度曲屈,前臂内旋,腕关节挠背屈,手指张开。
上侧下肢:髋关节由于内收与外展、内旋与外旋均协调所以处中间位置,髋、膝关节屈曲,足也处于内、外旋的中间位,足趾张开。
下侧下肢:外展、外旋、伸展状态,出现以膝为支点的骨盆带拾起机构。足部出现伴有小腿三头肌收缩的外旋位背屈,足趾屈曲。
额面、躯干、骨盆的上举回旋与RU相同。
4)各诱发带的适应证:上述①与②诱发带适用于小龄患儿,可诱发躯干的立直反应及进一步翻身,由侧卧位向俯卧位。注意使下侧上肢上臂与躯干呈90°角,以利于抬头、翻身后形成肘支撑。③与④诱发带适用于年长儿,具体实施手技时,训练士可将自己的下肢放于患儿两腿之间压迫固定下侧下肢,使上侧下肢置于训练士腿上,训练士的腹部向前用力靠紧患儿背部,固定上侧上肢。两诱发带同时应用,促进翻身,并能抑制两下肢交叉,促进脊柱伸展。
①与⑦及③与④诱发带同时应用,两刺激方向相反,形成一平行的力的耦联。
(3)RU3:出发姿势与适应证与RU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变双下肢伸展状态为屈曲状态,训练士按住患儿屈曲的双下肢向头部及臀部两方向压迫刺激。
(4)RU4:出发姿势为侧卧位,诱发带为上侧肩肿骨内侧缘下1/3处向前压迫刺激,再选用下侧下肢或上侧下肢的股骨内侧踝,向后压迫刺激。
欢迎光临 康复治疗师网 (https://www.kfzl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