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网

标题: SPR概述及SPR结合康复治疗在脑瘫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徐飞鹏    时间: 2016-12-25 18:51
标题: SPR概述及SPR结合康复治疗在脑瘫中的应用
SPR概述及SPR结合康复治疗在脑瘫中的应用
一、SPR概述
1、SPR介绍

痉挛的外科处理主要针对四个不同水平的解剖位置: 大脑、肌肉、周围神经和脊髓。针对大脑为治疗目标的神经外科主要是采用外科手段于苍白球、腹丘脑核或小脑部位。目前对痉挛的治疗成效甚微。脑起搏器也试用于大脑部位,但对痉挛的疗效不确定。肌肉骨骼的手术方式在治疗痉挛引起的挛缩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痉挛的解除意义不大。周围神经切断术也被试用于痉挛的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令人鼓舞且副作用比较严重。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 )是将L2-S2 的神经后根在术中暴露并采用电刺激仪来检测,对显示为异常刺激反应的后根神经束予以切断的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方法。

SPR又称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简单的来说,SPR就是通过对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

在中国脑牲瘫痪康复指南( 2015年版) 中指出SPR可有效减轻中度到重度痉挛型脑瘫的痉挛程度,改善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对脑瘫身体结构和功能领域有积极的长期影响(推荐强度A级)。SPR手术的疗效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

(, 下载次数: 2)

2、SPR治疗原理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机理在于反射弧、肌肉和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信号丧失之间的复杂关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信号丧失为大脑损伤导致。在被动牵伸的过程中,肌纤维中的肌梭通过神经后根传导冲动到脊髓,传人纤维为Ⅰa,这些冲动引起a运动神经元兴奋,导致受牵张的肌肉收缩,通过复杂的脊内连接,拮抗肌出现松弛。在许多引起痉挛的因素中,如脑瘫,实际上存在一种往复性兴奋导致协同收缩现象出现。

     SPR术选择性部分切断来自肌梭的Ⅰa类纤维,部分阻断γ-环路,在不影响感觉和运动的前提下,解除痉挛,经过康复训练进一步功能完善。


3、适应症

后根切断的适应症尚未完全统一,适应症包括:

⑴痉挛型脑瘫,有痉挛表现、轻微或无手足徐动症表现及轻微的固定挛缩。

具有一定的肌力,良好的躯干控制能力和良好的运动控制

⑶较敏捷的移动能力。

⑷患儿智力较好,能配合治疗及家庭关注度高。


4、禁忌症

⑴抗重力肌无力,神经切断术后和过度肌腱延长术后。

⑵躯干无力和低张力,下肢肌无力和偏瘫型引起的单肢乏力。

⑶其他相对禁忌症包括肌强直、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共济失调、肌腱明显固定挛缩、固定脊柱畸形或脊柱融合术后。


5、并发症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

⑴足和腿的轻触觉过敏、肌挛、弓背姿势、足和踝的过度旋前、下肢肌力暂时性下降、躯干无力或失衡。

⑵直肠或 ( 和) 膀胱功能紊乱、尿失禁、尿潴留、喉头水肿。

    尽管不能排除出现上述问题,但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疗效还是令人鼓舞的。

二、SPR结合康复治疗
(一)SPR手术的康复评定


⑴诊断脑瘫的必备条件和参考条件;

⑵身体状况的评定;

⑶关节活动度评定;

⑷肌张力评定(CSI痉挛指数);

⑸肌力评定;

⑹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

⑺反射发育评定;

⑻感知认知评定;

⑼三维步态分析;

注:在评估脑瘫患儿是否采用手术治疗时,由外科医生、儿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对患儿进行整体评估至关重要;


(二)术前康复

术前住院康复期

1、目标

主要是提高患儿的总体条件,为手术做好准备。

2、治疗措施

⑴提高其肌肉耐受力,增加柔韧性,提高其躯干、腹部和下肢的肌力,同时训练正确的呼吸技巧。

⑵重点是训练核心肌群,提高躯干伸肌以及下腹肌的肌力,为术后康复做准备。

⑶术前计划要重视对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导患儿及其护理者明确术后脊柱的注意事项。

3、注意事项

⑴胸腰段与腰段脊柱不能强力屈曲和旋转,不能提过重物体(<3.6-4.5KG)。

⑵要指导患者离床和卧床时采取滚动的方式,对比错误的方式,指导正确的坐立转换方式;

⑶反复强调所有练习及日常活动(ADL)中正确的下肢和机体生物力学机制。

⑷这些术后脊柱注意事项和禁忌的活动在术后一般维持6个月。(6个月的期限具有普遍牲,但不绝对,对于不同的患儿,甚至不同的医生之间会有轻微的差别)。


(三)术后康复

术后第一阶段急性/住院康复期(第1周)

     1、目标

      术后一周在卧位上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滚动式翻身、提肛训练、鼓励咳嗽和深呼吸、主动和被动四肢活动协调性及肌力训练、原有畸形牵伸矫正等康复治疗。三天后如已拔除引流管、没有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可以在腰围保护下短暂坐或站立。

     2、注意事项

⑴不能进行腰部或胸部的屈曲运动;

⑵不能进行腰部或胸部的旋转活动;

     3、治疗措施

⑴刺激呼吸量测定;

⑵帮助患者圆木样离床;

⑶每小时进行10次踝部和股四头肌活动;

⑷制定家庭训练计划;



术后第一阶段门诊康复期(第1-6周)

1、目标

⑴患儿可大致理解脊柱的注意事项、正确的身体力学关系、体位和姿势;

⑵加强核心肌群力量;

⑶增强维持姿势的力量;

⑷增强四肢力量;

⑸增强肌肉耐力;

⑹术前可以行走的可进行短距离扶物行走;

⑺部分完成家庭治疗计划;

2、注意事项

⑴不能进行腰部或胸部的屈曲运动;

⑵不能进行腰部或胸部的旋转活动;

⑶不能提过重物体(<3.6-4.5KG);

⑷经医生同意从事合适的运动;

⑸禁止进行负重和对抗训练;

⑹腘绳肌牵伸训练需经医生同意(练习时使腹部稳定,以减少对腰椎的牵拉)可行下肢各屈曲挛缩肌的牵伸训练。

3、治疗措施

⑴复习圆木样滚动动作、床上移动动作、休息和唾眠体位;

⑵在腰围保护下复习和强化正确的坐姿和立姿;

⑶中轴稳定训练(sahrmann法):利用悬吊进行核心肌群阶梯式练习

⑷经医生同意适度训练下肢柔韧性,牵拉下肢肌肉;

⑸肩胛带的活动—耸肩、前后旋转活动、肩胛骨回缩活动;

⑹加强姿势维持力量—利用视觉反馈练习正确坐姿和站姿;

⑺ 耐力/身体整体体训练:motomed(上下肢训练器);



术后第二阶段门诊康复期(第6-12周)

1、目标

⑴患儿在进行高级功能活动中独立保持正确的身体力学关系、体位和姿势;

⑵加强核心肌群力量;

⑶最大强度增强维持姿势的力量;

⑷最大强度增强上下肢的灵活性;

⑸最大强度增强下肢的力量,增强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

⑹最大强度增强耐力并提高身体素质

⑺术前可以行走的可进行独走训练;

⑻独立完成家庭治疗计划;

2、注意事项

同第一阶段注意事项

3、治疗措施

⑴经医生同意适度训练下肢柔韧性,牵拉下肢肌肉;

⑵利用不稳定的球和平衡板复习和强化正确的坐姿和立姿;

⑶中轴稳定训练(sahrmann法):利用悬吊进行核心肌群阶梯式练习;

⑷肩胛带的活动—耸肩、前后旋转活动、肩胛骨回缩活动;

⑸步行机制训练:使用减重步态训练器进行步态训练;      

⑹耐力/身体整体体训练:motomed(上下肢训练器)主动运动;

⑺步行训练;






欢迎光临 康复治疗师网 (https://www.kfzl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