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课的菜鸟 发表于 2024-10-24 16:56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

为加强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编写了《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规范、科学地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及防控工作。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筛查、监测和防控工作,目标读者为省、市、县各级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人员。二、基本概念和分类(一)基本概念。1.脊柱弯曲异常(Spinal Curvature Abnormality):脊柱弯曲形态超出了正常生理弯曲范围,主要包含脊柱侧弯和脊柱前后弯曲异常。2.脊柱侧弯(Scoliosis):指脊柱在冠状面上一个或多个节段椎体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形成弯曲,多伴有椎体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增加或减少、肋骨和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以及椎旁的韧带肌肉异常,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结构畸形。它以外观异常为主要早期临床表现,随着畸形的进展,身体躯干失平衡、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逐渐产生。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对其量化,采用Cobb法评估标准站立拍摄的全脊柱正位“X”光片,通常将Cobb角≥10°定义为脊柱侧弯。其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好发于10~16岁的青少年,以女性多见,青春期生长高峰期容易进展。3.脊柱前后弯曲异常(Sagittal spinal abnormality):从侧面观,脊柱存在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四个生理性弯曲,并处于整体平衡状态,其中颈曲和腰曲向前,胸曲和骶曲向后。当脊柱矢状面局部弯曲和整体形态超过生理范围,即可视为脊柱前后弯曲异常。4.姿态不良(Incorrect Posture):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紧张程度的一种正常身体状态。偏离正确身体姿态的状态均为姿态不良。姿态不良通常表现为Cobb角<10°的脊柱侧向弯曲、颈椎前倾、圆肩、含背、哈腰、骨盆前倾、骨盆后倾等。5. Cobb角:评估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角度越大代表着侧弯越严重,其测量是在全脊柱正位“X”光片上,通过选择弯曲两端最倾斜的椎体(即上、下端椎体),沿其上下终板做平行线,这两条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为Cobb角。6.躯干旋转角度(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是评估椎体旋转及一侧肋骨抬起畸形程度的重要参数,需在前屈试验下借助躯干旋转测量仪进行量化。ATR的大小与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二)分类。本《指南》涉及的脊柱弯曲异常主要分为脊柱侧弯和脊柱前后弯曲异常。1.脊柱侧弯。主要分为非结构性脊柱侧弯和结构性脊柱侧弯。(1)非结构性脊柱侧弯。非结构性脊柱侧弯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暂时性侧弯,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正常。一般该人群在平卧时侧弯常可自行消失,拍摄“X”光片,脊柱骨性结构均为正常。如姿势性脊柱侧弯、疼痛性脊柱侧弯等。(2)结构性脊柱侧弯。结构性脊柱侧弯常为真正的脊柱侧弯。按病因学分类,通常分为特发性脊柱侧弯和其他类型脊柱侧弯。①特发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原因不明,为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比约75~80%,以青春期女性为主。特发性脊柱侧弯依据年龄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4~9岁;青少年型:10~18岁。其中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占特发性脊柱侧弯约70~90%。②其他类型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和综合征型脊柱侧弯等。2.脊柱前后弯曲异常。本《指南》涉及的脊柱前后弯曲异常按形态表现主要分为脊柱前凸异常和脊柱后凸异常。根据脊柱结构是否改变分为非结构性和结构性脊柱前后弯曲异常。(1)非结构性脊柱前后弯曲异常。通常为可逆性的,通过姿势调整即可恢复至生理性范围,如姿势性驼背和姿势性腰椎前凸过大。(2)结构性脊柱前后弯曲异常。结构性脊柱前后弯曲异常的畸形程度相对严重、僵硬,通过姿势矫正很难恢复到正常范围,如休门氏病、创伤性或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三、综合防控措施(一)定期开展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项目纳入每学年或新生入学体检内容,做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监测工作,早期发现影响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高危因素,及时转诊与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脊柱的正常发育。针对脊柱弯曲异常患病率较高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开展常规的专业化脊柱弯曲异常学校筛查,按照脊柱弯曲异常专业筛查要求,定期(按年度)由专业医护人员负责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可疑脊柱弯曲异常的儿童青少年,及时转诊与尽早矫治。筛查工作可参照附件《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技术要点》实施。(二)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在学生年度体检表中设计脊柱健康监测栏目,规范化记录筛查内容,确保一人一档,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小学、中学学生脊柱筛查结果可衔接,如《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表》(见附件表3),并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动态监测学生脊柱健康状况。及时分析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状况,早期筛查发现脊柱弯曲异常,动态观察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的脊柱弯曲异常的进展变化情况,针对进展性脊柱弯曲异常,积极制定干预措施,努力减少严重脊柱弯曲异常的出现。对于一些欠发达或相对边远的地区可推广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初筛,并建立脊柱健康防控平台提供在线问诊咨询,扩大并提高脊柱健康防控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学生本人应积极培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主动学习掌握脊柱健康知识和技能;家庭和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情况,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培养和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建立保护脊柱的良好行为。
执行主体技术措施
个体l  积极关注个人脊柱健康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颈肩腰背不舒适情况。l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小学生线上学习时间每次应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线上学习时间每次应不超过30分钟。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课间或休息时做一些放松颈肩腰背及四肢关节的动作。l  增加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护脊运动。每天的中高强度身体运动(有氧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周高强度身体活动或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不少于3天。l  改变久坐行为,纠正不良站姿和坐姿。读书、做作业及电子产品阅读时,应调整适宜的光亮强度,保持合适距离,维持正常的坐站姿。写作业时,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约30cm),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约6cm),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约3cm)。不躺卧看书和观看电子产品。
家庭l  督促学生养成正确坐姿和站姿;读写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躺卧看书,保持健康用脊习惯和意识。l  父母以身作则,帮助儿童青少年规划和控制每天的视屏时间和学习时间,并时常提醒,减少持续性久坐行为,并陪伴孩子加强体育锻炼。l  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及使用背包,根据《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WS/T 585—2018),儿童青少年建议使用双肩式背包,保障双肩包两边重量尽量相等。l  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膳食,促进脊柱健康发育。
学校l  开展学生脊柱弯曲异常防控等相关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和知识讲座,提升师生相关健康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护脊的意识。l  开展年度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体检筛查,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培训指导家长或学生掌握拍摄标准躯干外观照片,以及定期观察对比外观体征变化的能力,以便实时监控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病情的变化,避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l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控制背包重量和选择合适的承重方式,在学校体育课程中或体育考核指标中增加护脊运动或动作;推广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日常锻炼中针对性增加一些对称性的背伸肌群的锻炼或牵拉,以及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如背肌练习、单杠、平板支撑等运动。l  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建议有条件的地区,使用高度可调式课桌椅,并按照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定期对课桌椅高度进行调整。采用不可调式课桌椅时,则需根据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 3976—2014)和学生身高进行课桌椅型号选择。

(四)加强科普宣教,建设护脊友好环境。个体、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要主动参与建设有利于学生脊柱健康的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创造友好护脊环境;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广和普及脊柱弯曲异常的筛查技能;媒体和社区加大相关标准和知识宣传力度,创建支持性社会环境。
执行主体技术措施
家庭l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l  定期调整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l  不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等视屏产品,陪伴孩子共同进行体育锻炼。
学校l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l  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教室安放电化教学设备时,注意设备的高度以避免学生被迫仰头、含腰,造成学生姿态不良。l  学校宜为每位学生在教室内配置小型储物柜,避免书包挤占课桌椅空间进而影响学生坐姿,同时可以存放无需带回家的课本或其他物件,减轻书包重量。l  学校宜增设安全的有利于学生肩胛、手臂等关节、肌肉及韧带锻炼的运动器械等。l  可开设针对脊柱弯曲异常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创造友好的护脊环境,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减少其心理负担。
医疗卫生机构l  加强能力建设,培养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医疗卫生技术人员。l  开展年度常规性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筛查工作,形成制度化机制。l  利用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等各类平台,通过视频、图文或动画展示等形象生动的科普宣教,推广脊柱弯曲异常自我筛查方法,提高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脊柱健康意识和自我检测能力,进而提高脊柱弯曲异常早筛的覆盖率。l  根据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进展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防控健康宣教和分级转诊。l  组织专家主动进学校和进社区,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健康科普知识,开展常见姿势不良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的科普宣教。l  做好患儿的隐私保护,让患儿及家属在正确认识脊柱弯曲异常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减轻心理负担。
媒体和社会团体l  媒体网络及社区应加大脊柱健康相关标准和知识的科普宣教力度,创建支持性社会环境,并在社区运动锻炼平台配备相应的运动锻炼器械或设备,引导儿童青少年多参与有助于脊柱健康的运动。l  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应加强科普宣教,普及姿态不良及不同姿态对脊柱的影响,强化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健康意识和保护脊柱的意识。

(五)创建科学规范的干预与矫正技术。在完成脊柱弯曲异常筛查以及监测等工作后,还需对发现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和姿态不良问题进行精准管理和科学矫治。对脊柱正常者,创建有利于脊柱健康的环境,积极开展一些脊柱核心肌群锻炼的护脊运动或动作,并针对目前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特点,适当增加一些颈胸腰背肌的锻炼、放松及牵伸动作;对姿态异常者,建议其改变不良姿态和高危行为(如长期偏侧运动),并在护脊运动的基础上,指导学校校医、老师或家长进行长期监测(每个月可拍摄背部外观照片进行躯干异常体征对照,加重者及时复诊),必要时可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利用一些辅具维持正常姿态;对于筛查为疑似脊柱弯曲异常的儿童,正确指引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按照严重程度、变化风险、病理生理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物理训练、脊柱弯曲异常矫正体操、佩戴支具、手术治疗等),遵医嘱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六)创建良好政策环境、工作机制和防控平台。推广使用儿童青少年相关脊柱健康的防控指南、标准和政策规范,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家庭及媒体关注及推动脊柱健康的科普及防控工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一体的联防联控网络,创建脊柱弯曲异常防控平台,整合科普宣教、预防、筛查、就诊咨询等信息资源,提供科学、规范的脊柱健康科普及防控信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确保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三级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dXAGLh1E9icJa22NDQWgB1C4Rt1s9yibIXic4QmmuKGAd78ibza5michRIgBb4y1iaZx6hHmGWibmbAcUkfPaZORZk82Q/640?wx_fmt=gif&from=appmsg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技术要点
附件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技术要点一、筛查准备(一)筛查原则。以筛检出脊柱弯曲异常为原则,尤其以脊柱侧弯为主。(二)筛查机构和人员。筛查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等,并具备符合要求的筛查人员。筛查人员应为经过严格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三)筛查场所。建议选择学校作为脊柱弯曲异常的筛查地点,筛查场所应明亮、干净、整洁,并保持安静。设有等候区以及检查区。检查区男女生分开,配备诊察床。窗户应配置窗帘,室内视频监控为关闭状态。(四)筛查仪器设备。躯干旋转测量仪等专业仪器及相关设备。(五)筛查注意事项。开展筛查工作前,由学校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充分告知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的必要性,发放并回收知情同意书和个人信息表。筛查过程中,筛查人员需加强对学生、家长以及在校教师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脊柱弯曲异常的警惕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筛查的必要性。二、筛查要点和流程(一)脊柱侧弯检查。1.一般检查。男受检者上身裸露,女受检者上身穿内衣,脱鞋,取自然站立姿势,双足与肩等宽,双目平视,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从背面观察受检者:(1)双肩是否等高,头部是否居中;(2)左右肩胛骨在脊柱两侧是否对称,肩胛下角是否等高;(3)两侧腰凹是否对称;(4)两侧髂嵴是否等高(即骨盆是否水平);(5)棘突连线是否倾斜或偏离正中线。2.前屈试验(Adam’s试验)。

图1 前屈试验示意图在光线明亮处,暴露脊背的受检者背向检查者,检查者嘱其直膝、合足、立正,双臂伸直合掌,低头后缓慢向前弯腰至90°左右,双手合掌逐渐置于双膝间(以免受检者躯干和肩假性偏移)。检查者眼睛应与受检者背部在同一高度,目光平行随受检者弯曲由头至尾,从胸椎至腰椎,观察脊柱两侧是否高低不平。如果前屈试验下出现背部任何部位的不等高则视为前屈试验阳性,往往提示有椎体旋转,应高度怀疑存在脊柱侧弯。前屈试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外,在脊柱侧弯一般检查时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的受检者应采用坐位进行前屈试验。3.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以利用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为例,见图2。受检者继续保持图1前屈试验姿势,以躯干旋转测量仪分别测量受检者脊柱各段(胸段、胸腰段、腰段),记录最大偏斜角(ATR)及部位,如背部不对称最严重处超过5°时,则高度疑似脊柱侧弯。在筛查中,ATR≥5°的情况包含绝大部分Cobb角≥10°的脊柱侧弯。检查时应注意:①观察时视线一定是与患处在同一水平上;②使用测量仪时,双手握持工具,双手不可用力往下摁压;③测量时,测量仪中线对准棘突,且需与地面垂直,测量仪的“0”刻度应在棘突上方。

图2 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示意图4.脊柱运动试验。一般检查异常或前屈试验阳性或ATR≥5°者,均需进行脊柱运动试验,使之缓慢地做脊柱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右扭转运动各两次,然后取自然站立姿势。检查者再次对受检者进行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5.脊柱侧弯筛查结果判定。脊柱侧弯的结果评定见表1。表1 脊柱侧弯筛查结果判定
脊柱侧弯类型判定筛查结果
无侧弯一般检查和前屈试验均无异常且ATR<5°者,为无侧弯。
姿态不良一般检查异常或前屈试验阳性或ATR≥5°者,但脊柱运动试验后进行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ATR<5°。
脊柱侧弯侧弯Ⅰ度一般检查异常或前屈试验阳性或ATR≥5°者,脊柱运动试验后进行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且5°≤ATR<7°。
侧弯Ⅱ度一般检查异常或前屈试验阳性或ATR≥5°者,脊柱运动试验后进行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且7°≤ATR<10°。
侧弯Ⅲ度一般检查异常或前屈试验阳性或ATR≥5°者,脊柱运动试验后进行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且ATR≥10°。
(二)脊柱前后弯曲异常检查。1.一般检查。受检者上身裸露,取自然站立姿势,侧向检查者。正常时,外耳道、肩峰、大转子在同一垂直线上。若外耳道在肩峰、大转子垂直面之后,脊柱过度前凸性弯曲,以腰段脊柱多发,脊柱的腰曲增大,表现为站立时腹部明显前凸、腰后部前凸增加、臀部明显后凸,则为脊柱前凸体征,可能为脊柱前凸异常。若外耳道在肩峰、大转子垂直面之前,脊柱的胸曲增大,表现为前胸部塌陷、头颈部前移、腹部向后凹陷,则为脊柱后凸体征,可能为脊柱后凸异常。2.俯卧试验。一般用于检查怀疑为脊柱前后弯曲异常者,使其在诊察床上平直俯卧,放松,观察脊柱后凸或前凸是否完全消失,如果后凸或前凸体征仍明显存在者,则应考虑有脊柱后凸或前凸的可能,俯卧试验为阳性。3.脊柱前后弯曲异常结果评定。脊柱前后弯曲异常的结果评定见表2。表2 脊柱前后弯曲异常检查判定
脊柱前后弯曲类型判定筛查结果
无脊柱前后弯曲异常脊柱侧面的一般检查无异常体征。
姿态不良脊柱侧面的一般检查有异常体征,但俯卧试验阴性者。
脊柱前后弯曲异常脊柱前凸异常脊柱侧面检查有脊柱前凸体征,且俯卧试验为阳性者。
脊柱后凸异常脊柱侧面检查有脊柱后凸体征,且俯卧试验为阳性者。
(三)结果记录。筛查人员应及时将筛查结果记录于《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表》(表3),并存档于学生健康档案中。表3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表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学籍卡号                                 年级               班级          学校所在地         省(自治区)       区(县、市)学校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
一、脊柱侧弯筛查
(1)一般检查   ①正常            ②双肩不等高      ③双侧肩胛骨下角不等高   ④两侧腰凹不对称    ⑤双侧髂嵴不等高    ⑥棘突连线倾斜或偏离正中线
(2)前屈试验胸段      ①无侧弯   ②左低右高    ③右低左高   躯干旋转角度(ATR)       °
腰胸段      ①无侧弯   ②左低右高    ③右低左高   躯干旋转角度(ATR)       °
腰段      ①无侧弯   ②左低右高    ③右低左高   躯干旋转角度(ATR)       °
(3)是否进行脊柱运动试验      ①是   ②否   (①选项后进行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   躯干旋转测量仪检查:①胸段ATR       °   ②腰胸段ATR       °    ③腰段ATR      °
二、脊柱前后弯曲异常筛查
(4)一般检查   ①正常   ②前凸体征   ③后凸体征   (②和③选项后进行俯卧试验)
(5)俯卧试验   ①前后凸体征消失    ②前凸体征    ③后凸体征   
三、疾病史
(6)病史      ①无    ②脊柱弯曲异常家族史    ③脊柱外伤病史    ④脊柱手术病史
其他特殊情况:                                                                筛查结果:①正常    ②姿态不良    ③脊柱侧弯(    级)    ④脊柱前凸异常   ⑤脊柱后凸异常      建议:                                                                        填表人/筛查人签名:            


  (四)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流程图。

图3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流程图(五)筛查结果的运用。筛查机构应及时整理、保存相关资料,确保学生信息安全,并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受检学生及家长和学校,并提出建议。筛查结果不具有诊断意义,应到具备有效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以确诊。1.评定结果为“正常”的受检者,无需转诊,不需要进行干预,继续保持健康行为,针对不良行为进行改善,定期随访,参加年度筛查监测;2.评定结果为“姿态不良”者,无需转诊,需改变不良行为,增加体育锻炼,定期复筛;3.评定为“脊柱侧弯”或“脊柱前凸异常”或“脊柱后凸异常”者,筛查机构和学校应将其筛查异常结果告知家长,派发脊柱弯曲异常的科普手册,并建议至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就诊。
文章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