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作业疗法OT吗?本文为你详细解答!
作业疗法(OT)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由患者主动参与的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休闲游戏和社会交往等的作业活动,并对患者进行训练、评估,帮助其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围绕着机能、活动、障碍、参与及其背景因素的相互性进行,是现代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作业治疗的内容要与治疗目标相一致,根据患者意愿选择难度适合的作业活动,患者能够完成80%以上的治疗内容,并充分发挥患肢功能,在考虑局部治疗的效果时也要考虑对全身功能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潜力。
OT训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那些需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身体感知能力、提高认知功能、改善心理状态的患者都适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
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颅脑损伤、帕金森、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脑外伤等;
2.老年病,如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等;
3.骨关节疾病,如骨性关节损伤、骨关节炎、手外伤、截肢、关节置换术后、肌腱移植、烧伤等;
4.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
5.儿科疾病,如脑瘫、先天性畸形、发育迟缓等;
6.精神科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等。而对于意识不清、有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危重症的患者和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则不适于使用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的分类
一、按照作业治疗的目的分类
1.针对运动障碍的作业治疗,比如用于增强肌力的、用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用于增加协调能力的。
2.针对感知障碍的作业治疗,患者表现为痛觉、本体感觉、视觉、触觉等感觉障碍和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多方面障碍,这类作业训练用于改善患者感知能力,比如单侧忽略的训练方法。
3.针对言语功能障碍的作业治疗,如偏瘫患者的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等。
4.针对情感和心理障碍的作业治疗,用于调节心理功能和精神状态的活动。
5.针对活动和社会参与能力障碍的作业治疗,用于提高患者适应社会和独自生活的能力,这是作业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按照作业治疗的名称分类
1.日常生活活动,患者要达到生活自理需要每天反复进行的活动,比如每天的穿衣、吃饭、洗漱和行走等。患者通过作业治疗克服自身障碍,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①保持良姿位,不同伤病患者的卧位和体位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原则是保持良好的功能位,防止挛缩畸形,防止不良体位对疾病的不良影响。
②翻身训练,一般卧床患者需要定时翻身,如病情允许应尽量让患者主动翻身。
③坐起训练,患者可在治疗师帮助下从卧位到坐位,再从坐位到卧位。
④转移训练,包括床与轮椅,轮椅与座椅,轮椅与坐便器间的往返转移。
⑤饮食训练,进食和饮水是综合又复杂的过程,进食时控制进食的量和进食的速度,饮水也一样要控制进食量和进食速度。
⑥更衣训练,穿衣脱衣训练需要很多技能才能完成,包括肌力、平衡能力、关节活动范围、感知和认知能力等。根据难易程度应先练习脱下再练习穿上,先会穿上衣再穿裤子。
⑦如厕训练,躯体的运动技能要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患者要能做到坐位和站位平衡,身体转移等。
2.治疗性活动,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通过特定的活动或工具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问题,比如上肢运动障碍的偏瘫患者可选择捏橡皮泥、拧螺帽等来训练他的上举、旋转和抓握等功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3.生产劳动性活动,这类活动适合恢复到一定程度的患者,或者功能障碍不是特别严重的患者,在进行作业活动治疗的同时还创造了经济价值,比如一些木工活等手工作业活动。
4.心理和社会性活动,患者在术后或疾病恢复期心理状态多少会发生改变,通过这类活动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保持患者和社会的和谐,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作业治疗的评定
对患者康复治疗的作业效果评定重点在于评定功能障碍的程度,通过评测结果了解患者的能力局限和问题所在,从作业治疗的角度在评定的基础上确定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通过连续的动态评估(运动功能评估、感觉功能评估、ADL能力评估等)和相适应的作业训练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