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年轻,请照顾好你的椎间盘!
看文章前,请对照你的患者的经历如实回答以下问题:1,弯腰会痛吗?2,用力咳嗽或打喷嚏腰会痛吗?3,久坐后会腰痛吗?4,久站后会腰痛吗?5,长时间步行后会腰痛吗?6,能轻松抱起你的孩子吗?7,建议患者卧床休息,但发现躺的时间长了也会腰痛?8,晨起时会腰痛吗?
如果你患者或他的家人正在经历这些,则说明他们的椎间盘岌岌可危!
我曾经看到过一些关于腰痛知识普及的热门文章,他们很努力地想要向老百姓解释一个误区——椎间盘突出不等于椎间盘突出症,那篇文章是基于这么一个现状,很多人去医院看局部腰痛,并没有明显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医生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问题,但是患者腰痛客观存在,所以就把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突出变性当作患者疼痛的病因,同时也会告诉患者你这个椎间盘应该损伤不严重,至少没有突出到卡压神经或者脊髓,现在只能卧床休息,或者开开止痛药/活血化淤药,如果你实在是想要做,那也只能做手术,所以临床上也不乏多见各种腰痛手术后疼痛仍然存在的案例,实在可悲!当然这是临床医生的思维模式,过分治标。
如果是一位康复治疗师遇到这个案例,那我们肯定会有更加丰富的诊断和逻辑推导,比方说力线的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协肌肉协调性不足的问题等等,往往我们会过分关注肌肉骨骼问题而忽略椎间盘本身的损伤,习惯过分治本,也会出现腰痛的反复发作!
今天我们要讲的腰痛知识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甚至是医务工作者的认知,换句话说我们很多老百姓和医务工作者正在经受着无知的代价——反复腰痛发作源自于年轻时的椎间盘损伤。
正文开始之前,我必须要跟大家明确,绝大部分急性腰痛都跟椎间盘有关,我们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的话,不仅要帮助患者管理椎间盘,直接促进椎间盘的修复,同时还要提高身体素质,间接避免持续伤害自己的椎间盘。 认知颠覆一——椎间盘损伤的修复应该是动静结合的,单纯的躺和单纯的运动绝对是医务工作者传递给患者最大的谎言。
先来一个关于椎间盘的例子,我通常会用人的脸来做比喻,20岁的脸和50岁的脸在结构上有什么差异吗?结构上应该区别不大都是脸,但功能上绝对上有很大的差异,不然也不会一个看起来水嫩,一个看起来皱巴巴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50岁的脸上看到水嫩的时候,只是可能时间相对较短,不在外力的辅助下,很难维持水嫩肌肤,其实这里面最大的差异是肌肤细胞锁水和吸水的能力,那什么决定了细胞补水和脱水的能力呢?
没错,就是万恶的蛋白聚糖,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内的蛋白聚糖含量会减少,导致椎间盘补水和脱水效率变低,那么唯一有效的管理办法就是在它脱水比较厉害的时候及时补水,在它补水比较厉害的时候及时脱水,这里教几个腰椎间盘管理的小妙招:
以急性腰椎间盘损伤为例,患者弯腰痛,凌晨6点会出现腰痛,晨起活动后减轻,下午久坐或步行时间长了也会导致腰痛,那么我给他的建议是用手机定三个闹钟,
分别是凌晨2点/中午十二点/下午6点,患者可在凌晨2点是在床上做一百个骨盆左右侧倾的动作,中午十二点和下午六点时都找一个地方,俯卧趴着休息20分钟,这便是一个完整的椎间盘管理策略,绝不是等到再次腰痛后想办法挽救。 认知颠覆二——椎间盘损伤未卡压神经根也会引起下肢牵涉痛!
先了解一下椎间盘解剖结构(非专业人士可以不用了解),椎间盘周围是有很多窦椎神经传递感觉的,在我们的椎间盘过度吸水或过度脱水后椎间盘表面张力均会增加从而刺激窦椎神经上行传导疼痛感觉,由于窦椎神经与躯体神经公用一个上行传导通路,导致大脑在感受椎间盘疼痛刺激时发生错乱,无法识别疼痛来源于椎间盘还是下肢,因此椎间盘的损伤可能出现下肢的牵涉痛。
我们传统的认知会通过询问病史的疼痛部位是否过膝来判断疼痛是否来自于椎间盘卡压神经很,如果放射性疼痛在膝以下,那么我们可能怀疑椎间盘突出卡压神经根,如果未过膝我们可能会直接忽略椎间盘本身的问题,把原因归结为坐骨神经/骶髂关节/髋关节/髋部肌肉组织激痛点等等,从而放任椎间盘继续恶化。
那么我必须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有时候这么非针对椎间盘的治疗往往也有奇效呢,尽管疗效不持久,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的椎间盘出现损伤后,机体会出现保护性的痉挛反应,尤其是我们的神经肌肉兴奋性提高,激活损伤组织周围的肌肉兴奋保护此处椎间盘,当然给我们的直接感受就是互动受限,无法正常弯腰或者后仰,肌肉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自然也会引起疲劳或者是所谓的劳损,同样也会被大脑感知到,所以当我们处理肌肉让疼痛有所缓解时会让我们产生一个错觉,疼痛好像来源于肌肉组织,但事实上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同样的思路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有些急性腰痛的病人做完手法治疗后会变得更加严重,那是因为你强行解除了患者身体的保护性反应,受伤的椎间盘没有了肌肉组织的保护,相当于再次回到了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忽略了这些逻辑关系,对于患者来讲,你的疼痛怎么可能会好?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讲,你的患者会永远粘着你,因为你根本没治好他,他不得不一直来找你治疗(多么的讽刺)。
所以我要问医务工作者,你的治疗不是针对椎间盘的,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治好患者?我也想问患者,你从来没有想过去呵护你的椎间盘,一直在摧残它们,你凭什么腰痛会好? 认知颠覆三——反复腰痛发作,只做正骨或整脊就够了吗?
首先我的先说明,我不是抨击整脊或正骨,我只是告诉大家,这个技法要求实在太高,一般人只能掰响,但并不能治病!
同样我们先分析一波原理,当我们决定做关节矫正之前,一定是有明确的关节错位或关节僵硬诊断的,举个例子腰4-5关节突关节过度活动出现疼痛,或者直接是腰4-5关节突关节错位,如果我们在病史里面排除了明显外伤史,那试问关节过度活动是如何造成的呢?就针对现在的久坐办公室人群来说吧,绝大部分时间是静止不动的,何来过度活动一说?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久坐不动会造成我们局部关节僵硬,也就是俗话说的柔韧性不好,在我们行使正常的日常生活功能时,如坐站行走跑跳,那些不动的关节仍然不会动太多,而那些相对灵活的关节就会承担更多的活动负荷,大家可想而知,一个弯腰动作,正常情况下有髋关节参与,有腰骶关节,有五节腰椎的参与,有胸椎的参与等等,一旦我们的上腰椎比较僵硬,胸椎比较僵硬,胯也比较硬,受伤的不就是下腰椎吗(腰4腰5)或者腰骶关节吗?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椎间盘突出总是发生在腰4-腰5和腰5-骶1了吧。
当我们明确这个逻辑关系之后再去想关节矫正,我们如果要做治疗的话,一定是增加上腰椎和髋关节的灵活性,而且还要帮助我们的患者能在刚才提到的日常生活动作中应用起来,用这个方法去减轻受伤椎体节段的负荷,如果我们能通过关节矫正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那当然万事大吉了,试问在做腰椎整脊和正骨时,那个快速爆破力你是否有能力去控制在僵硬节段,如果你没有这个控制能力,而是直接针对腰椎做快速手法矫正,受伤的永远是过度活动的节段,不动的锥体永远不会动,同样还会出现过度活动的关节突关节囊越来越松,越来越容易错位或者失稳,再联系到椎间盘,腰椎椎体过度活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会承受更大的剪切力,更加容易损伤,所以椎间盘突出不找你,找谁?所以你还会随便去找人掰你的脊柱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