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奢望 发表于 2020-7-3 13:51

国内外儿童运动能力评估相关量表介绍

一、国内外儿童运动能力评估工具的研制及引用
1、丹佛测验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DST)DDST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丹佛学者W.K.Frankenburg与J.B.Dodds编制的,是目前美国托儿所、医疗保健机构对婴幼儿进行检查的常规测验。此量表的测查对象为出生到6岁的婴幼儿,是筛查性测验而并非智商测试,对婴幼儿目前和将来的适应能力和智力高低无预言作用,只是筛选出可能的智力落后者。测验由104个项目组成,分成4个能区,分别是个人-社交能区、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大运动能区、语言能区。其中,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的项目是表明儿童看的能力、用手取物、画图能力;大运动能区的项目则是表明儿童坐、步行、跳跃的能力。
2、贝莉(Barley)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1993年由Bayley开发,开发目的是识别发展延迟、监测发展进程。该测验属于常模参考测验类型。施测年龄范围为1个月~3.5岁,施测时间为25~60分钟。该测验是由运动量表、智力量表、行为评定量表三个分量表组成,各个项目的评分采用的是“通过”和“未通过”两级评分。其中,运动量表共81个项目,包括大运动和精粗细运动。粗大运动包括抬头、坐、爬、站、走等,精细运动包括对指、抓握等。
3、Peabody发展运动量表(PDMS)2000年由Folio和Fewell开发,开发的目的是评定与同伴的运动能力、对比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该测验属于常模参考测验类型,适用年龄范围为出生~6岁。施测时间为45~60分钟。该测验由大运动量表和精细运动量表组成。大运动测验有6个子测验,包括身体弯曲能力、稳定性、移动能力、物体操控能力、抓握能力、视动统合能力;精细运动测验有6个子测验都是有关手部的活动,包括模仿画图形、系鞋带、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形、连线、扣和解扭扣、手指相碰、放硬币或小球等活动。
4、大肌肉群发展测试(TGMD)1985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Dale A.Ulrich博士开发,专门用于评估3~10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状况。目的是为识别运动能力不良的儿童,使这些儿童在身体教育领域从具体的干预中受益。该测验是测评儿童的运动能力和物体控制技能。运动能力测评项目包括跑、快速跑、同一单脚跳、向前跳、跳远、立定跳远。物体的控制能力测评项目包括用网球拍控球、弹球、抓球、踢球跑、手投球。经过几年的实践后并结合有关专家们的建议,Ulrich博士于2000年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测试在美国体育教学和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在多种文化环境下都证实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5、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M-ABC)由英国心理学家Henderson和Sugden于1992年开发的,是美国常用的诊断发展性协调障碍和学习障碍的标准化的测验之一。使用者可以是教师、其它专业人员甚至是儿童的家长,适用施测年龄为4~12岁,2007年修订后,适用年龄范围扩大到3~16岁。该工具包括成套的运动测试以及主观评定量表。其中运动测试由感觉-运动能力的3个子测验,8个测试项目组成,如手的灵活性测验包括投币、穿珠、跟踪骑车轨迹3个项目;球的技能有抓豆袋、目标滚球2个项目;测试平衡能力有单腿平衡,跳跃绳索和脚尖走3个项目。
6、粗大动作功能评估(GMFM)1989由美国Russell创立的,主要应用于脑瘫儿童粗大动作能力的评估。它包含88项内容,可以对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进行个体化描述及量化记录,并据此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且比较细致的治疗方案。2000年又推出了GMFM-66,它结合了电脑软件,应用省时,并可用图表示,直接提示最近的下一个训练目标,但详细程度上不如GMFM-88。GMFM-88包含了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跑跳五个部分共88个项目,采用0、1、2、3四级评分。
7、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1997年,Palisano等在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最初用于18个月-6岁的脑瘫儿童,后扩展到10个月-12岁,根据年龄发展规律分成4个年龄组。但2岁前脑瘫儿童的严重程度分级必须特别慎重,应以他们的校正年龄来考虑。此评定方法是在康复理念下诞生的分级方法,注重功能、技能、自发运动。评价的内容是粗大运动功能中的坐和行走的能力。
8、脑瘫儿童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本测验是针对脑瘫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物品的能力进行分级的系统,旨在反映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最典型的日常能力表现,通过分级评定在日常活动中的双手参与能力。MACS参照GMFCS的分级方法,同样有5个级别,I级为最高,V级为最低,适用于4-18岁的脑瘫儿童。
9、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编制,适用于年龄在0-6岁,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评估表由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以及情绪与行为八个评估领域组成,每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可以在2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粗大动作领域评估分为姿势、移动与操作三部分,主要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精细动作领域评估项目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
10、上海市辅读学校感知运动训练课程指南(课程性评估)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编制,依据《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稿),针对辅读学校学生的基本障碍,从感知、动作、感觉统合三个训练领域整体设计的。动作训练的目标是掌握粗大、精细动作的部分技能,提高动作的正确性和灵活性。所以,动作训练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两部分。粗大动作包括控制头部、俯卧与仰卧、翻滚、爬行、坐、位置转移、站立、行走、上下楼梯、控制物体、跑步、跳跃、攀爬、骑车。精细动作包括手指定向运动、抓放物体、运用手指操作物体、运用手腕的动作、运用前臂的动作、双手配合、操作简单的工具、手眼协调、控制脚踝和脚趾。
二、国内外儿童运动能力评估特点1、整体运动能力评估为主,运动器官的机能、不同属性动作的评估不足2、年龄多在6岁前3、脑瘫及相关神经障碍运动障碍评估为主,其他障碍导致的运动障碍,特别是精细动作及运动的协调能力评估不足。4、四肢运动评估为主,躯干、头面等5、我国的相关工具开发严重不足

芭比公主 发表于 2021-5-11 14:25

谢谢分享

lalalaaaa 发表于 2021-5-11 18:24

谢谢分享

游浩然 发表于 2021-8-5 12:53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内外儿童运动能力评估相关量表介绍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