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s 发表于 2020-6-21 12:52

【指南】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

【指南】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
【作者】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编制工作组关宏岩1*,赵星2*,屈莎2,武建新2,杨玉凤3,郭建军4,张霆1,罗冬梅2
【单位】1 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20;2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3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49;4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DOI】10.11852/zgetbjzz2020-0982

身体活动是指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所有身体运动。儿童早期的身体活动水平与其骨骼、心肺健康、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社会心理健康以及超重肥胖等方面均密切相关,并且也将持续影响着青春期乃至一生的健康。身体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肥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健康问题,2016年,全球成人身体活动不足发生率为27.5%。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缺乏身体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死亡的第4位危险因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成年居民的身体活动水平在过去18 年间急剧减少了45%。为此,国务院《国民营养计划(2030)》的6项重点行动计划里,明确提出吃动平衡行动来改善人群身体活动不足的现状。成人不良的生活方式源于儿童期习惯的培养。据调查,全球只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身体活动量达到推荐水平,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加拿大(0~4岁)和澳大利亚(0~5岁)等发达国家陆续颁布早期儿童的身体活动指南。2019 年4月,WHO推出0~5岁儿童身体活动指南。 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现状也不容乐观。有研究对北京、上海等地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多数我国学龄前儿童均未能达到WHO身体活动指南的推荐。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相关学者的极大关注,但我国尚未有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指南。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医融合”政策背景下,本研究组建了运动科学、儿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指南工作组,共同研制针对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运动)相关指南-《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 研制目的和过程1.1 研制目的本《指南》针对健康的3~6岁学龄前儿童,旨在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和广大学龄前儿童家长等提出科学的运动推荐与指导,帮助学龄前儿童从小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儿童养育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1.2 研制过程与方法2018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联合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指南》初期研制组,研制过程主要借鉴指南研究与评价AGREE I (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I)工具。研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 physical activity AND guideline OR recommendation OR consensus在MEDLINE, PubMed , EBSCO SPORT Discus和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排除重复文献,筛选出所有涉及3~6岁儿童的指南相关文献进行核心信息提取,主要包括题目、国家、发表时间、核心内容及具体推荐意见、研制方法和相关证据等,并进行汇总梳理。见表1。2)共识会议法:在相关文献证据基础上,结合与幼儿园教师、儿童保健医生和儿童家长的相关交流经验,形成《指南》核心内容。2018年4月成立指南专家工作组,汇集运动科学、儿科和儿童保健学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儿童运动相关专家,先后组织专家共识会议5次,对《指南》的框架和核心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修订完善推荐意见,最终形成《指南》终稿。
2 学龄前儿童运动的指导原则及依据
2.1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应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动作是一切身体活动的基础。基本动作技能是身体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包括行走、跑步、跳跃、投掷和踢等基本动作,是许多运动、竞技和身体组合动作的基础。3~6岁学龄前期儿童正处于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应通过尽可能丰富多样的运动体验来全面发展其基本动作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其在活动中的动作表现来发掘儿童的运动能力特点,并加以个性化引导。但此引导并非以培养单一运动特长为目的,而是通过良好的动作技能使儿童从运动中体验到自身能力,增强其参与的信心与兴趣。因此,良好的基本动作技能可为其将来运动技能的发展提供更大潜能,有助于其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和长期运动习惯的形成。2.2 运动的选择应满足多样性多项指南都强调要为儿童的运动提供更加丰富的环境,即:多种目标、多种环境、多种形式、多种强度,以满足更多的身体生理活动要求。研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将运动选择的多样性进行不同维度的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推荐意见。多种目标是指学龄前儿童运动的首要目标在于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但与此同时,还应通过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锻炼心肺,以抗阻运动强化全身各部位的骨骼肌肉。同时,学龄前期是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快速发展期,因此应着重促进这几种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学习更多、更复杂动作技能奠定基础。多种环境是指应该尽量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环境,让其充分体验室内、户外活动环境的变化,以及地面、水中、冰雪等不同运动界面的差异,是在水中或冰雪环境中的运动能够带来额外的益处,可以让儿童掌握更多样的生存技能,发展身体控制能力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刺激等。多种形式是指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应兼具独自游戏、亲子游戏和同伴游戏。同时,根据活动的组织形式,又分为非结构化活动和结构化活动。学龄前儿童的运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不同的游戏方式可促进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独自游戏有利于提升其专注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满足其个体化选择的需要。亲子游戏可以影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认知的发展。而与同伴游戏是儿童与同龄人互动的主要方式,积极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并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非结构化活动是指儿童自主选择和主导的、没有特定目的、形式,较为随意的各种活动。由于不受组织形式的影响,非结构化活动使儿童有时更容易达到中等以上强度水平。而结构化活动是指根据儿童发展水平而制定的有教学目的,且有成人指导和组织的活动方式。精心组织的结构化游戏,可让儿童学会各种体育游戏技能,帮助儿童发展运动技能,可为儿童进行自主活动或其他非结构化体育游戏提供良好的基础。多种强度是指运动中不仅要有低强度的活动,尤其要保证有中等及以上强度活动,且须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身体活动的能耗水平或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一般是指进行某项活动或锻炼时所用力量的大小。通常将运动分为低强度、中等强度以及高强度(也称剧烈强度)3类。虽然各种强度的运动均可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但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即中等至高强度)才可带来更多的健康收益。研究表明,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与学龄前儿童的脂肪重量呈负相关;高强度身体活动有利于其肌肉和骨骼健康。随着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增加,儿童在20m往返跑、立定跳远、握力和4mX10m往返跑等体能测试中的表现也会更好。
2.3 运动应目标合理、循序渐进儿童的运动目标应遵循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要求学龄前儿童完成超出其能力的运动。过早要求儿童完成超出其能力的运动,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不仅不会发展得更快,反而可能更易引起挫折感。同时,应避免在学龄前阶段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这种早期训练可能对成长中的儿童造成了身心和社会压力,使其过早“精疲力竭”,增加运动损伤的危险。2.4 运动时需要成人看护,以避免意外伤害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对意外情况无法及时妥善处理。因此,运动时需要有成人陪同或看护评估运动的风险,并选择适合儿童身体能力水平和健康目标的体育活动,可以减少受伤和其他意外伤害的风险,但不必过多限制其活动方式。

3 学龄前儿童运动的时间推荐3.1 学龄前儿童每天24h内的累计运动时间应至少达到180min
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儿童身体活动指南中均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身体活动总时间至少180 min,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应累计不少于60 min。同时,大量研究显示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越多,其健康效益就越大。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每天进行一定时间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对其运动能力以及骨骼发育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多项指南均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应累计60min以上的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目前,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身体活动时间为167.60 min,每日中等强度及以上身体活动时间,男童平均为46. 93~74.42 min,女童平均为43. 92~68.97 min。因此,研制组结合各国的身体活动推荐量以及我国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现状,提出本推荐。但应注意,推荐中的“180 min”、“60 min”都是全天的累计量,并不要求一次性完成。同时,上述身体活动时间又是推荐的最低标准,是促进儿童更好发育和满足其体能储备的最低要求。此外,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原本就不活跃或体质较弱的幼儿,也要注意循序渐进。3.2 每天应进行至少120min的户外活动研究发现,3岁学龄前儿童户外游戏时会表现的比室内更活跃,有助于增加身体活动量,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减少每日运动总量。而每日2h户外活动也已被国内外研究者认为是预防儿童近视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不仅如此,户外活动还可以通过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发育。因此,多国指南中都强调了鼓励幼儿户外活动,或将更多的室内活动转移到户外以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芬兰明确提出了“每天户外活动2 h"的具体推荐量。而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h,高温、高寒地区可酌情增减”。研究显示,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健康存在一定影响,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呼吸功能的影响最为突出。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加,通气量增多,可能会吸入更多的颗粒物。然而运动带来的健康效益是否能抵消大气污染的不良影响,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因此,《指南》建议在雾霾、高温或高寒等恶劣天气下可酌情减少户外运动时间。但同时,建议在室内完成每日180 min的运动目标。3.3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减少久坐行为久坐行为是指一系列以坐姿或卧姿为主要动作形式、能量消耗较低的个体行为(睡眠除外)。屏幕时间是指使用电子媒体设备的时间,且大多数是处于坐位与卧位的情况下。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其中每天屏幕时间累计不超过60 min,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为每次持续时间均应限制在60 min以内。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与后期超重、肥胖之间存在正相关,已成为儿童超重、肥胖的高危因素。同时,研究证据充分显示:久坐行为是独立于身体活动量的一项高危因素,也就是说,即使身体活动量达到各项推荐量,但一旦每天有较长时间的久坐行为,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拿大、美国等国均提出儿童久坐和屏幕时间的相应建议,但推荐量不完全相同(久坐时间均为每次不超过1 h,屏幕时间每天不超过30 min~2 h)。不同研究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目前平均每日屏幕时间0.6~2h不等。故《指南》结合这一现状,以久坐时间越短越好为原则,提出本推荐。3.4 每天应有10~13h的睡眠以及避免在睡前使用任何电子屏幕设备睡眠是必要的机体生理活动,每天应有10~13 h的睡眠(包括1~2 h的午休或小睡时间);同时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在睡前使用任何电子屏幕设备。研究显示睡眠充足和尽早入睡对儿童的体格和心理的发育、认知、情感的发展和避免肥胖都有重要的意义。WHO、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指南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推荐睡眠时间均为每日10~13 h。我国2017年10月12日发布的《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中提出相同推荐。此外,有研究显示夜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减少婴幼儿的夜间睡眠时间。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每日平均总睡眠时间为11.29~11.64 h,其中白天睡眠时间为1.98~2. 17 h,夜间睡眠时间为9.32~9.48 h。基于现有研究证据,结合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现状,研制组提出本推荐。

4 学龄前儿童运动的类型推荐学龄前儿童的运动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活动、玩耍游戏以及体育运动,应鼓励儿童积极玩游戏,全天处于活跃状态,以促进其生长发育英国指南将身体活动分为日常活动(如日常步行、家务劳动等)、休闲活动(如游戏、跳舞等)以及体育运动(游泳、踢足球等),这种分类对于学龄前儿童同样适用。因此研制组借鉴这一分类方式,针对学龄前儿童在日常活动、玩耍游戏和体育运动中的运动类型进行了推荐,并鼓励儿童游戏,以达到全天处于活跃状态。见表2。


在对不同运动形式进行运动分类的同时,还可按照运动强度进行分类。有研究显示了运动类型与运动强度之间较为明确的对应关系,可作为儿童个性化运动推荐的依据之一。见表3。

此外,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中的身体活动已有较为明确的统一要求,造成其身体活动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每天放学后以及周末的家庭活动安排,难以统一。因此,家长的行为引导极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伙伴作用,鼓励家长在日常家庭养育生活中,多和儿童一起亲子运动,培养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家长体育锻炼对儿童运动也具有积极影响,研究显示:家长每天每增加20min的中等强度及以上锻炼时间,儿童的身体活动时间相应增加5 min。

5 学龄前儿童运动的监测与评估采用问卷法、直接观察法、客观评价法等对儿童运动的强度、累积时间进行检测评估,运动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促进作用应由医学专业人员评估问卷法通过回忆、访谈或日志等形式,一般记录儿童身体活动类型、频率、时间、强度等信息,但也有部分工具仅针对强度进行评价,如幼儿体育活动强度自评量表。见图1。问卷法操作简单,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此外,还可以根据呼吸频率,即运动中的儿童呼吸和语速的变化进行运动强度的简易判断。如中等强度运动时,儿童呼吸比较急促,即运动中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长句子,而高强度运动时,呼吸急促、费力,不能言语交谈。

图1 幼儿体育活动强度自评量表直接观察法是在特定环境内观察、收集受试对象身体活动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估算受试对象在特定时间内的运动强度,如儿童活动等级量表(Children Activity Rating Scale, CARS )。直接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详细记录受试对象身体活动的各种参数以及环境信息。但由于需要有经验的测试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观察,且评估精度会随着观测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常用于小样本的短时身体活动评估。客观评价可以采用运动传感装置来测量身体活动水平,如计步器、加速度计等。其中,可穿戴加速度计可客观反映各种身体活动强度下的运动时间量,使用方便且精度较高,广泛用于儿童运动监测与评估。但会受到佩戴部位、运动模式等的影响。尽管心率可作为成人运动强度评定的客观指标,但由于学龄前儿童的活动强度具有变化速度快且常伴有间歇等特点,心率的反应往往落后于运动的变化。同时,心率也受儿童情绪变化的较大影响。因此,在学龄前儿童中较少使用心率进行强度分类。同时也应注意,评价不同运动强度时,还应兼顾动作的难度、所用的力量和身体付出的努力程度等。运动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促进作用,应由医学专业人员评估。

6 小结儿童的自然养育是实现儿童的发育潜能和早期综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儿童的运动、膳食营养、睡眠是家庭中落实儿童自然养育任务的3个重要元素。为此,本《指南》遵循了国际身体活动指南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的循证依据,全面考虑了学龄前儿童一天24 h多种活动行为,包括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以及睡眠,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运动对学龄前儿童发育和健康的重要性。《指南》从学龄前儿童运动的原则、运动的时间、运动的类型以及运动的监测与评估四方面提出10条推荐意见,可为学龄前儿童科学和安全的运动,满足此阶段儿童健康发育的需求提供全面指导。期待《指南》的颁布,将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完善我国学龄前儿童运动与健康相关证据。参与指南编制专家(按照姓氏拼音排序):古桂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花静(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保健部)、刘传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童梅玲(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王海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徐刚(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周越(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研室)、朱宗涵(中国医师协会)
参考文献略。来源: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编制工作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6):714-720.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公众微信号

小米同学 发表于 2020-6-22 23:08

谢谢分享

ftp:// 发表于 2020-6-24 16:02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南】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