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及常见异常步态
步态分析及常见异常步态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原理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对人类行走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步态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势,包括步行和跑两种状态。正常步态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 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
1、参数
步长:又称单步长,一般约为50~80cm;
步幅:又称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
步宽:健全人约为(8±3.5)cm;
足偏角:健全人约为6.75°;
步频:健全人大约是95~125 steps/min;
步速:一般健全人约为65~95 m/min;
步行周期:一般成人约为1~1.32s左右。
2、周期
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包括支撑相(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和摆动相;
承重反应期:首次着地到对侧足尖离地前;
支撑相中期:对侧足跟离地到同侧足跟离地前;
支撑相末期:同侧足跟离地到对侧足跟着地;
摆动相前期:又称蹬离期。同侧足跟继续离地至足尖离地前;
摆动相初期:同侧足跟摆动至与对侧足相同的位置;
摆动相中期:同侧足摆动至胫骨与地面垂直;
摆动相末期:同侧足跟着地,对侧足跟离地。
3、儿童步态特点
跨步长缩短;
步速减慢;
步态周期缩短(节奏加快);
站立相膝屈减少;
摆动相下肢外旋增加;
缺乏手臂摆动。
4、老人步态特点
跨步长缩短;
步宽增加;
步速减慢;
步态周期延长(节奏降低);
支撑相延长;
摆动相髋膝踝角度减少。
5、常见异常步态
(1)偏瘫划圈型步态:
骨盆上提,向后旋转;
髋关节外旋、外展,呈跨栏步态;
支撑相患足落地时,是足尖或整个足掌“蹬”地,踝内翻、足趾跖屈。
(2)帕金森步态(慌张步态):
躯干前倾,双上肢缺乏摆动;
步幅短小,越走越快,呈前冲或慌张步态;
行走时,重心上下、左右移动幅度大,稳定性差,能量消耗大。
(3)臀大肌步态:
臀下神经损伤,导致臀大肌无力,髋关节伸和外旋受限;
行走时表现为挺胸、凸腹,躯干后仰,过度伸髋,膝绷直或微屈,重力线落在髋后。
(4)臀中肌步态:
臀上神经损伤或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时,髋关节外展、内旋和外旋均受累;
行走时使骨盆控制能力下降;
支撑相受累侧的躯干和骨盆过度倾斜;
摆动相身体相两侧摇摆。
(5)股四头肌步态:
股神经损伤,屈髋关节,伸膝关节受限;
股四头肌不能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支撑相膝后伸,躯干前倾,重力线落在膝前;
如果伸膝过度,有发生膝后关节囊和韧带损伤的危险。
(6)胫前肌步态:
腓深神经损伤,足背屈、内翻受限,早期在足跟着地之后不久出现“拍地”现象;
由于胫前肌无力使足下垂,摆动相组不能背屈,以过度屈髋、屈膝,提起患腿完成摆动;
整个行走过程身体左右摆动、骨盆侧移幅度增大。因为足下垂拖地,跌倒的风险增加。
点赞 谢谢楼主
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