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并不可怕,遇到心理创伤!这该如何是好?
创伤大多是意外伤,如工伤,交通事故、挤压伤等,创伤在造成患者功能丧失或行动不便、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对患者心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突发事件创伤后伴发心理适应障碍已成为危及当事人及其家庭、社会的一大健康隐患。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不能及时解决,轻者会影响创伤的愈合和功能恢复,重者会使患者丧失生活信心。
(一)心理特征
惊慌、恐惧
由于遭到意外伤害,患者突然离开原有的生活轨道,对创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难以适应患者角色:再加之患者对疾病现状不了解,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所以易出现惊慌恐惧等心理反应。
主要表现为惊慌失措,心情紧张,面色苍白、全身发抖、痛苦呻吟、哭闹喊叫、不知所措等心理行为反应。
焦虑不安
对创伤的清创缝合、手术及预后康复程度的不了解,使患者焦虑不安。多表现为紧张不安、苦闷,情绪低落、心烦意乱。
产生的原因以承担的家庭及社会角色不同分以下几种:
①担心工作受到影响。
②担心学业延误,影响前途。
③担心高额的医疗费用。
④担心日后失去劳动能力影响工作和生活。
⑤伤残或容貌受伤者担心前途及家庭稳定等。
忧郁、孤独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当患者发现意外事故给自己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缺损时,如肢体残缺、容貌毁损、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患者易沉浸在悲痛、忧伤、抑郁、失望的情绪中难以解脱。
特别是自己受伤又连累他人时,患者承受的压力更大,表现为悔恨交加、自责自罪、沮丧失望,有时还会出现轻生念头和行为。
此外,老年创伤患者也易出现忧郁孤独心理。老年患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耐受力较差,反应较慢,且多伴有慢性病,所以对创伤的预后和康复缺乏信心,多表现为迟钝、忧郁、沉默寡言。
气愤、恼怒
多见于他人致伤、公伤 、车祸等,患者出现赔偿性心理,表现为暴躁、易怒、呻吟、哭喊。
对家属、肇事方,甚至对医护人员莫名其妙的发怒,毫无理智的发泄,有时难以自控,对治疗和护理不合作。有时甚至出现自伤行为。
悲观失望
创伤造成断肢或截肢或合并脏器损伤的患者,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患者不肯主动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甚至拒绝、逃避治疗。
非常依赖
多见于某些工伤患者,他们安于患者角色的现状,小病大养,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自信心减弱,呈现出患者角色强化的行为表现。
多见于原来具有被动和依赖性格的个体。
(二)心理康复
1建立良好治疗关系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强有力的信任关系,是创伤患者心理康复的有效措施。医护人员应保持沉着、冷静,以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对于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的不理智行为,如拒绝合作、愤怒等给予谅解,以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促进患者心理康复。
2心理疏导疗法过度的情绪压抑 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行为,而且不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所以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讲明负性情绪对疾病康复的消极影响,使患者认识到维持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合理宣泄,表达心中的苦闷、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有些患者过分关注躯体的疼痛症状或沉浸于愈后效果的恐惧之中,医护人员应告之患者积极转移注意力,多与其他病友交流、听音乐、读书看报等,以消除负性情绪。
3社会支持创伤患者的心理康复虽然属于患者的个人行为,但不能脱离家庭成员、朋友及同事的关心、帮助、鼓励和支持,良好的亲情、友情。
特别是家庭成员的陪伴和支持可极大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所以医务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协调并鼓励系统中的成员在患者心理康复中充分发挥作用。
所以当遇到有周围的人受到创伤,我们一定要注意
创伤的心理伤害往往后果更严重
也许因为你的照顾
也许将恢复更好、更快
关注优享康康
享受健康生活
每一个人都走向健康!
文章:嬴艳娇
插图:嬴艳娇排版:冯燕鹏温馨提示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