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 发表于 2019-11-29 15:57

国家卫健委发文试点建设加速康复外科,康复与临床进一步紧密结合

                                                                                                   

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方案(2019—2020年)(部分内容)
 为指导各地科学建立推广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进一步优化外科诊疗模式,提高外科诊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9—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医院)。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发挥试点医院的带动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国推广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提高诊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试点范围
  在具有相关专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首先选择骨科开展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专科及病种范围。
  三、组织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成立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试点医院审核认定和指导评估等工作。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专家组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相关培训材料并组织培训;协助对试点医院申请单位进行技术审核和指导,开展相关工作信息分析和评估等。日常工作由专家组办公室承担。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辖区内试点相关工作。
  四、试点内容和要求
  试点医院重点要将加速康复理念融入有关疾病的诊疗,建立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流程和制度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教,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加速康复外科标准化操作流程。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加速康复外科工作制度和加速康复外科各病种标准化诊疗流程,保证医疗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水平。严格执行相关病种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外科、内科、麻醉科、输血科、手术室、临床营养、康复医学等相关专科建设,不断提高加速康复外科诊疗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
  (三)加大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力度。成立加速康复外科工作委员会,建立监督管理和质控评价机制,定期对医院加速康复外科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相关科室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评估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督促整改,持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
  (四)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教。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知识的系列宣教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加速康复外科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的认识,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1.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医院基本要求   2.加速康复外科质量控制指标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名单
附件1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医院基本要求
  一、基本条件  (一)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  (二)设置与外科治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三)对拟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的病种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具有较强的内科、药学、医学影像、检验、病理、输血、营养等专科支持能力。  二、组织管理  (一)成立由医院分管院领导负责,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参与的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医院加速康复外科日常管理和运行。  (二)成立一个或多个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团队。  (三)建立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工作制度、操作流程、诊疗规范等工作文件,制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  三、服务要求  (一)医院应当将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作为提升医疗质量效率、促进患者安全和改善医疗服务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和硬件设备设施支持,保证试点顺利运行。  (二)将相关病种患者纳入加速康复外科试点范围,并积极推广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医院结合管理水平和诊疗能力实际开展加速康复外科工作。  (三)建立加速康复数据库,及时登记试点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和诊疗、管理、随访情况等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定期开展效果评估,总结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高加速康复外科能力水平。

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Henrik Kehlet 教授被誉为”加速康复外科之父“
1997年,丹麦Henrik Kehlet教授率先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引入国内。
加速康复外科与微创外科异曲同工,手术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患者早日康复。但康复受多因素影响,如患者基础条件、麻醉质量、护理质量、营养水平,甚至包括精神心理状态。康复是多维度的,需要多学科通力协作。加速康复外科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团队管理,协调发展,多方位协作。
同时《通知》试点要求提出,要提高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水平。严格执行相关病种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外科、内科、麻醉科、输血科、手术室、临床营养、康复医学等相关专科建设,不断提高加速康复外科诊疗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



加速康复外科质量控制指标中,诊疗规范性指标对康复治疗、护理规范提出了相关要求,同时评判治疗效果指标也有赖于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与干预。

附件2加速康复外科质量控制指标
  一、诊疗规范性指标  (一)诊断规范性。  (二)医学影像检查规范性。  (三)医学实验室检查规范性。  (四)其他特殊检查规范性。  (五)手术质量规范性。  (六)药物治疗规范性。  (七)输血、营养支持治疗规范性。  (八)康复治疗、护理规范性。
  二、治疗效果指标  (九)手术患者治愈率。  (十)围手术期死亡率。  (十一)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  (十二)手术输血率及输血量。  (十三)医院感染发生率。  (十四)手术切口感染率。
  三、卫生经济学指标  (十五)次均住院费用、费用构成及变化(按病种统计)。  (十六)平均住院日及变化(按病种统计)。
  四、试点工作情况指标  (十七)试点病种病例数量和占比。  (十八)试点方案执行情况评估。  (十九)病例数据库建立及运行情况。


康复与临床紧密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康复患者

加速康复外科既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更是一个需要学界不断努力探索的临床实践,中国的“加速康复外科”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实现“无痛、无应激、无并发症,好疗效”的治疗理想。目前我国康复医学,由于软硬件等条件所限,大多不能接受急性期患者,病源主要依赖临床相关科系转介,由于长期专业观念等诸多因素的束缚,临床医生又很少关心病人的康复问题,结果是相当多的临床患者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

因此,康复医学必须主动介入到临床医学中,特别是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渗透到与其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外科、骨科等科室向临床医生学习急性期病人的治疗原则,同时把康复医学内容和方法传递给临床,并把握良机实施康复治疗,这样必然使康复疗效大为提高。临床医学积极接纳康复医学是对自身内容及功能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接纳康复进入临床,等于给临床增加了许多治疗手段。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曾提到,最好的康复不仅是在发病后的干预,而是要和预防及临床治疗紧密结合。临床与康复的协作互补,不仅是治疗手段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视野和思维的开阔,这种开阔既有利于医学理论的丰富和科研探索也有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学术杂志网 肿瘤瞭望
编辑:康知了 云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卫健委发文试点建设加速康复外科,康复与临床进一步紧密结合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