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羿智能 发表于 2019-11-5 15:18

脑梗死手指康复训练模式:手控被动训练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其中大部分脑和脊髓(C1-T1节段)疾病都可引起手与上肢功能障碍,这些疾病又不病因/病灶部位/疾病阶段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的不同所引起的手与上肢功能障碍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存在的功能障碍可概括为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协调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等。
脑梗死的病例生理过程实质上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过程。可分为以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为主的脑动脉病变期和脑动脉内血栓形成伴有脑组织缺血坏死的脑组织损伤期。急性脑梗死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发生不可逆的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往往存在处于缺血状态但尚未完全坏死的脑区域(即缺血半暗带)。挽救这些缺血半暗带是急性溶栓治疗的病例、生理学基础。
脑损伤后,由于脑结构的损伤和功能异常,当累计上肢手部相关的功能区(如初级运动皮质、前运动皮质、辅助运动皮质等),或相关纤维束等时,就会导致收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要实现手功能的康复离不开脑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和重塑,而通过各种康复技术对这一过程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则可能促进脑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或重塑,从而更好地促进手运动功能的康复。
各类脑损伤导致的手运动功能障碍,对于医生或治疗师来说都是一个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为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干预模式是目前对促进手运动功能恢复较为先进的理论体系之一,“手控被动训练”即基于该先进理论体系下的重要手功能康复训练功能。
司羿智能开发的最先进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羿生SY-HR06中的“手控被动训练”,卒中偏瘫患者健侧手持有手控开关,患侧穿戴柔性气动被动康复手套。患者脑部发出希望患侧手进行“屈曲”/“伸展”的指令时,通过健侧手按动“手控开关”,患侧手进行“屈曲”/“伸展”的动作。此时是脑部“中枢”刺激初级运动皮层发送指令。患侧手接手到指令后,被动柔性气动康复手套PG02通过外部压力,帮助患侧手完成“屈曲”/“伸展”的运动,实现了“外周”的干预。患者通过感知患侧手完成“屈曲”/“伸展”运动的触觉状态、视觉状态,以及听觉状态,反馈给“中枢”系统随即发出“伸展”/“屈曲”的指令。从而完成整个“中枢-外周-中枢”闭环模式的康复闭环。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乃至其他高级认知功能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功能的提高都有可能反过来促使运动功能更好的恢复。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及机制,对于手功能康复的指导意义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羿生康复机器人手套的“被动手控训练”,可以与任务导向性训练,以及传统的作业训练设备相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是基于运动控制理论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临床重新训练方法,其注重功能性任务的训练及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训练获得的功能要能够向现实环境中转化。根据个体能力和训练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或活动,通过患者主动尝试,引导其完成这些任务或进行这些活动,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目的的训练方法。任务导向性训练着重于帮助患者获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种运动功能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比如结合抓球的任务导向性训练,患者健侧手持“手控开关”,患侧手穿戴数据手套。系统设置“抓球模式下”,患侧手穿戴康复手套。“中枢”发出患侧手抓握小球的指令,健侧手通过“手控开关”发出患侧手屈曲(抓握)的指令,气动柔性被动康复手套,带动患侧手进行抓握小球的动作。通过实际的抓球触觉、虚拟屏幕的视觉动作以及真实场景的握球动作,以及抓球听觉指令。多维度的刺激“中枢”神经,通过患者主动尝试,构建各种不同的真实生活场景,逐渐提高患者的ADL能力。主动与被动训练相结合在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的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康复训练防法有明显的优势。
“手控被动训练”是一种简单易用,可拓展度很高的康复训练方法。不仅仅在临床中针对患者个性化的康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康复。也可以帮助专家医生们进行最前沿的康复学术研究创新。如何利用理论、证据和技术,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精准康复治疗,也是今后手功能康复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手功能康复的研究方兴未艾,蓬勃发展,重获新生,手先开始!




刘仕英痛症治疗 发表于 2019-11-25 00:03

很有帮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梗死手指康复训练模式:手控被动训练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