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精选 发表于 2017-2-8 19:21

国家卫计委:建设医联体 重点要做好六项工作

国家卫计委:建设医联体 重点要做好六项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开展医疗联合体(下称医联体)建设,是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建立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截至2016年7月底,全国已有205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60.8%)将组建医联体作为落实分级诊疗工作的重点任务加以推进。北京、江苏、浙江、广西等部分省份相继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模式。
       近日,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16〕75号,下称《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开展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并指出要逐步形成科学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强调以医联体为载体推进分级诊疗。国家卫计委对《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开展医联体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
       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举措,要以医联体为载体,因地制宜地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科学实施双向转诊。根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双向转诊服务流程,畅通双向转诊通路。
       二是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鼓励护理院、康复医院、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三是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医联体内建立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落实各自功能定位。
       四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牵头单位技术辐射作用,有效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薄弱专业服务能力。
       五是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在医联体内部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发挥远程医疗作用。
       六是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医联体内依托牵头单位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各地医联体建设已取得的成效
       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医联体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双向转诊制度逐步落地。根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双向转诊服务流程。柳州市建立分级诊疗信息平台,通过此平台转诊的患者,同样享受医联体内部转诊“优先门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待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医联体内二、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生门诊,确保上转病人优先就诊,设立科室层面双向转诊协调员,确保转诊高效有序,同时制定了包括22个专科288种疾病的分级诊疗指南,为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提供标准。
       二是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得到落实。镇江市将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并调整,将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调整设置为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增加康复、老年护理床位,社区开设康复联合病房,为患者提供接续性诊疗服务。
       三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各牵头医院在医院管理、诊疗技术等多方面,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北京市儿童医院跨省域建立儿科专科联盟,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等,发挥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
       四是信息化建设有效加强。天津市通过医指通、医卡通和一号通,以及自助打单机、自助发药机实现预约专家号、缴费、查询等功能,缩短检查结果、取药时间。柳州市依托5家三级医院,建立虚拟化的远程医疗分中心,共同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诊断服务。
       五是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天津医科大总医院,设立影像、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实现区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
       六是配套政策进一步健全。天津市南开区开展糖尿病系统管理试点,对大医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试行按年度、按人头包干服务,减轻了患者负担。深圳市罗湖医疗集团获得财政、价格、医保配套政策支持,开展基于医联体的医保总额预付试点。安徽省天长市以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为载体,以医保按人头包干为抓手,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分级诊疗。
(来源:健康界图片: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卫计委:建设医联体 重点要做好六项工作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